台灣小吃-碗粿

描述
家裡滷的肉燥總是拿來拌飯、拌麵而已,這次我把它拿來利用並做成碗粿,不僅僅可達到變換菜色的目的。另一方面,自己動手做的碗粿,咬下去的每一口都是滿滿的肉燥和蝦米,口齒留香之餘還想再來一碗!
份量
時間
食材
步驟
-
-
-
放入豬絞肉,炒到肉的顏色變白後,接著放入紅蔥酥和醬油炒香 (不同牌子的醬油調出來的醬汁味道會不太一樣,可依自己的喜好與醬油的鹹淡程度調整成適合自己的比例)
-
將五香粉、白胡椒粉、蛋、酒、糖、水(以上調味料可依個人喜好程度調整鹹淡)放入鍋中進行熬煮,待鍋滾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繼續熬煮30分鐘
-
鍋中倒入油,將泡水的蝦米撈出瀝乾和油蔥酥倒入拌炒一下,直到香味出來後即可熄火
-
準備一個碗,將先前滷好的豬絞肉適量取出並瀝乾魯汁,同時將步驟五炒好的蝦米、油蔥酥一起倒入碗中均勻攪拌 (肉燥可能會有剩,多的部分可以另外拿去拌麵或拌飯來吃)
-
再準備一個鍋子調粉漿,將在來米粉、太白粉、鹽和冷水一起均勻攪拌直到沒有顆粒為止
-
燒一鍋熱水,水滾後轉小火,確認剛剛調好的粉漿已攪拌均勻且沒有沉澱物後,直接倒入並快速的以順/逆時針的方向攪拌粉漿直到糊化
-
熄火並倒入炒好的配料繼續攪拌 (配料不需要全部倒完,必須留部分配料,待會可以平鋪於碗粿上面)
-
將攪拌好的肉燥粉漿倒入碗中(不要裝太滿,因為蒸的時候會再膨脹)、上面平鋪配料、蛋和香菇,這樣就可以拿去蒸了 (手邊沒有大同電鍋,我是直接放到電子鍋所附的蒸籠上,下面倒入半米杯熱水後,直接按炊飯模式去蒸)
-
在等待碗粿蒸煮的過程中,可以開始準備調醬汁。將醬油、糖(因為每個牌子醬油的鹹淡程度不同,糖的份量需適時的做調整)與蒜末放在一起均勻攪拌,直到糖溶化為止 (若糖一直無法融化,可用隔水加熱的方式讓其融化)
-
剛蒸好的碗粿還很軟,將其從電鍋取出後放涼後,待享用的時候再淋上調好的醬油即可
小撇步
因為家裡的碗比較大(約330cc),依這個食譜調出來的粉漿約只可作4碗,若用一般市面上比較小的碗,約可作5-6碗
此食譜1大匙約1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