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泥蛋黃酥(奶油版)

描述
台灣人中秋節除了烤肉,一定要吃"蛋黃酥", 我們都是芋頭控...所以今年另外也做了一些芋泥蛋黃酥...解饞! 此配方是使用孟老師的蛋黃酥水油皮和油酥比例, 僅將內餡做改變. 用無鹽奶油實在方便很多,而且好操作,口感層次也真的很讚喔!!!
歡迎到我的臉書專頁逛逛喔~
https://m.facebook.com/Womanritaskitchen/
份量
時間
食材
步驟
-
芋頭去皮切薄片蒸30-40分鐘,趁熱壓成泥,並加入奶油,糖及鮮奶油拌勻. 紫山藥我會一起跟芋頭蒸,目的其實是為了增加芋泥的顏色.所以如果手邊沒有不加也無妨.
-
烤箱預熱150~160度, 鹹蛋黃放在鋪了烘培紙的烤盤上,噴灑些許米酒後入烤箱,烤10分鐘. 放冷後對切(等於20個半顆蛋黃).
-
將水油皮的材料攪拌均勻即可,然後將麵團蓋上保鮮模室溫鬆弛30分鐘
-
油酥則是將麵粉和無鹽奶油壓揉均勻即可,
-
芋泥放冷後每 30g 揉成圓球,共需20顆; 水油皮分成20份揉圓(每顆用量約16g); 油酥分成20份揉圓(每顆用量約10-11g)
-
芋泥包半顆蛋黃後搓圓, 水油皮壓扁後包入油酥開口朝上備用, 要記得包的順序喔,等一下桿時要從最先包的先做操作.
-
取第一個包的開口朝上,用橄麵棍從中間輕壓後分別向上及向下桿開桿薄,接著用手指從一端推捲起麵皮. 一樣要記得排順序喔.
-
第二次桿麵.同樣是取剛剛的第一個,開口朝上,從中間輕壓後向上及向下桿開, 同樣的用手指推捲尾端.捲成圓柱狀, 還是要記得排隊喔.
-
桿圓--取第一個麵捲, 直立著,用手掌壓扁, 桿成中間略厚周圍薄的麵皮,然後翻面包入芋泥球即可. 包法很随性, 捏緊別露餡就好. 但要記得整型,這樣外觀較好看.
-
包好後,依續排入鋪了烘焙紙的烤盤, 烤箱預熱170-180度,
-
取蛋黃液刷在蛋黃酥上,一般我會刷兩次. 接著灑上芝麻做裝飾(因為豆沙的我用黑芝麻所以芋泥的就用白芝麻), 170度烤25分鐘即完成!!.
小撇步
芋泥的甜度請自行做調整, 我做的是清甜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