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粄粽(粿粽)
食材
步驟
-
粽葉燒一鍋水燙青、洗淨,棉繩剪對半。
-
-
依序入蝦米炒香,鍋邊嗆米酒。 再下蘿蔔乾、豆乾拌炒 。
-
-
將糯米粉、蓬萊米粉(再來米粉)攪拌均勻,取40克加入配方中約25克水捏成團做粄媽(粿粹)。 燒一鍋開水放入粄媽煮至浮起,撈起瀝乾水分放入原本的乾粉裡加入糖,將水徐徐加入(水不可一次倒入)揉捏成團,狀態要如耳垂般柔軟即可。萬一不幸加太多水造成濕黏請適量加些糯米粉。
-
將麵團分成60克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預防乾裂
-
取一個麵團壓扁,捏成周邊薄中間厚的原片包入約兩大匙的餡,收口收緊、滾圓,沾上沙拉油放在盤上備用。
-
另一個包法,利用小碟子、保鮮膜包起,適合初學者。
-
取一顆包好餡的粄,取兩片粽葉將粄放入包成粽子形狀,繫上棉繩(不要綁太緊,稍微鬆鬆的),放入蒸籠裏。
-
燒一鍋開水,水滾將放有粄粽的蒸籠擺上(一定要水滾,不然會黏粽葉),蓋上蓋子中大火蒸30分鐘。
-
等粄粽放涼再食用才不會燙口。 隔日食用請用保鮮袋包好,放電鍋蒸熱即可。 💡建議當然食用完最好,冰過再加熱口感稍差。
小撇步
💡粄媽的比例為麵團的1/10。
💡沾麵團的油一定不能少,不然會黏粽葉。
💡蓬萊米粉可用再來米粉取代,不建議全部用糯米粉,這樣的粄粽會太軟、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