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可剝皮香蕉饅頭
份量
時間
步驟
-
1.揉麵糰: 將香蕉泥、酵母、糖,混合均勻;再加入中粉和油,拌成絮狀後,抓捏成糰,即可移到案板上繼續揉搓十分鐘。
-
2.調色: 將麵糰分成兩等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薑黃粉搓揉成顏色均勻的黃色麵糰。(視麵糰乾濕度可酌量添加濕料(香蕉泥或水或牛奶)或乾料(麵粉)進行調整)
-
3. 壓空氣: 將白、黃麵糰各分割成8等份,分割好後用蓋子或塑膠袋包覆備用,避免風乾結皮。 黃、白麵糰各取一塊壓空氣3次,滾圓收口後,將白麵團揉成長條狀(香蕉果肉),黃麵糰擀成可包覆白麵團的長圓片狀(香蕉皮)
-
4. 塑形: 在白色果肉上抹一些水或牛奶,包進黃色果皮中,兩者包覆後滾圓收口,再將香蕉拉彎,並於前後兩端捏出香蕉蒂頭和尾端。
-
5. 調色/著色: 抹茶粉和可可粉各加入少量水份,調出質地稀糊的顏料。用水彩筆沾顏料為香蕉上色。
-
發酵:發酵30分鐘,判斷是否發酵成功的方式為- 1.看大小-發酵完後的包子約有原本的1.5倍大 2.摸觸感-發酵好的手感如摸耳垂一般,按下會輕輕回彈。 (與上圖相比,香蕉已明顯發酵膨脹)
-
7.蒸15分鐘:外鍋倒入兩杯水,放一支筷子墊高鍋蓋一端,如此可避免水蒸氣在鍋蓋內匯聚並滴落在包子上。蒸好後須等3分鐘再掀蓋。
-
完成!
-
用四份小香蕉的材料揉出一根大蕉,大蕉需蒸25分鐘。
小撇步
1.塑形太久會造成第一顆饅頭過度發酵,動作慢的人可以把整形好的饅頭先用塑膠袋包好冰起來,待所有的饅頭都塑形好後再同時發酵。
2.製作時若發現麵團太乾,可少量添加濕性材料如香蕉泥、水、牛奶;若太濕,也可添加麵粉去攪拌。
3.麵團愈小愈容易揉至光滑柔軟,若揉到手痠,可分成小塊分別搓揉。
4.麵糰發酵後會導致造型香蕉變得肥短,故塑形時應故意把香蕉搓得比平時更細長,如此發酵後才會膨脹成正常的香蕉粗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