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奧地利寶盒
130 食譜 5,067 粉絲

蔓越莓蘋果派

蔓越莓蘋果派

描述

蔓越莓的酸甜,蘋果的清美,肉桂的香氣,奶油派皮的酥潤=蔓越莓蘋果派。
這個時間,蘋果最美,端出這蔓越莓蘋果派,貼上赤心,紀念一段好時光。

奧地利寶盒:
http://pilger.pixnet.net/blog
https://www.facebook.com/austriabox

314 說讚 2 留言

份量

6 人份

時間

90 分鐘

食材

內餡
派皮
裝飾

步驟

  • [派皮]麵粉加入鹽過秤過篩後,放入一個大的容器中,加入其他所有派皮食材,用手/橡皮刀迅速混合一個麵糰。
視需要,斟酌加入冷水。

    派皮麵粉加入鹽過秤過篩後,放入一個大的容器中,加入其他所有派皮食材,用手/橡皮刀迅速混合一個麵糰。 視需要,斟酌加入冷水。

  • 派皮麵糰完成。請勿攪拌混合時間過長,手溫會使麵糰生筋,派皮就不那麼脆口了。
麵糰包上保鮮膜,在冰箱冷藏靜置處理至少30分鐘。

    派皮麵糰完成。請勿攪拌混合時間過長,手溫會使麵糰生筋,派皮就不那麼脆口了。 麵糰包上保鮮膜,在冰箱冷藏靜置處理至少30分鐘。

  • 烤箱預熱至上下溫180°C。 分離式派模直徑20cm 一個。

  • 在撒了薄薄麵粉的工作檯,以擀麵杖擀成圓形麵餅。
以擀麵杖捲起麵餅。

    在撒了薄薄麵粉的工作檯,以擀麵杖擀成圓形麵餅。 以擀麵杖捲起麵餅。

  • 蓋覆在準備好的派模上。用擀麵杖滾過派模,將多餘的塔皮,去掉,留用。

    蓋覆在準備好的派模上。用擀麵杖滾過派模,將多餘的塔皮,去掉,留用。

  • 用叉子在塔皮上用叉子叉出透氣孔。放入冰箱冷藏。

    用叉子在塔皮上用叉子叉出透氣孔。放入冰箱冷藏。

  • [內餡]

蔓越莓泡溫水,瀝乾。留用。

蘋果削皮,去核去籽,一個蘋果切成片,一個切成小塊狀。

蘋果,蔓越莓中加入肉桂粉與蔗糖拌勻。

    內餡 蔓越莓泡溫水,瀝乾。留用。 蘋果削皮,去核去籽,一個蘋果切成片,一個切成小塊狀。 蘋果蔓越莓中加入肉桂粉與蔗糖拌勻。

  • 將餡料填入派皮中。1大匙奶油,切小小塊,分佈在餡料上。

    將餡料填入派皮中。1大匙奶油,切小小塊,分佈在餡料上。

  • 剩下的派皮在撒了薄薄麵粉的工作檯上,用擀麵杖擀成薄餅,用心形軋花模具,壓花。將壓好的心形派皮,沿著派放置。邊緣稍微壓緊。(我一共用了28個心形派皮)。

    剩下的派皮在撒了薄薄麵粉的工作檯上,用擀麵杖擀成薄餅,用心形軋花模具,壓花。將壓好的心形派皮,沿著派放置。邊緣稍微壓緊。(我一共用了28個心形派皮)。

  • 蛋黃中加入鮮奶油,打散,均勻刷在派皮上。

    蛋黃中加入鮮奶油,打散,均勻刷在派皮上。

  • 在預熱好至180°C的烤箱,烘焙35-40分鐘,直到派皮表面呈現漂亮的淡淡金黃色。

    在預熱好至180°C的烤箱,烘焙35-40分鐘,直到派皮表面呈現漂亮的淡淡金黃色。

  • 派皮太軟不好製作時,可以送回冰箱冷藏後再使用。
餡料中所需肉桂和蔗糖的量,請依個人口味自行調整。

    派皮太軟不好製作時,可以送回冰箱冷藏後再使用。 餡料中所需肉桂和蔗糖的量,請依個人口味自行調整。

小撇步

派皮製作時,最好不要用電動攪拌機。如果使用,請以攪拌麵團的配件,以低速為主。
派皮麵糰不宜過度攪拌,容易出筋。只要麵糰混合就可以了。
食譜中的冰水,視麵粉吸水量實際需要,斟酌加入。
製作派皮時,應該要注意麵粉的用量。如果使用太多麵粉,會影響整個派皮的比例,而讓派皮乾燥粗裂,口感不佳。

7,535 瀏覽
avatar
奧地利寶盒 130 食譜 5,067 粉絲

我是奧地利寶盒,定居奧地利 維也納。 想將歐洲傳統烘焙文化所給予我的甜蜜撼動,與我的小廚房生活,帶入屬於你的天地裡。 著作:“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台灣廣廈國際出版集團 。奧地利寶盒 官網 。 https://www.austria-box.com 。奧地利寶盒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ustriabox/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共 2 則
default avatar

  • tutu
    tutu

    蔗糖可用什麼代替

  • tutu
    tutu

    可用蔓越梅乾嗎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三杯雞 高麗菜飯 糖醋排骨 雞胸肉 小黃瓜 花椰菜 雞蛋豆腐 菠菜 雞湯 湯麵 茄子 粽子 酸辣湯 蕃茄燉牛肉 白菜滷 涼拌小黃瓜 打拋豬 玉米濃湯 早餐 馬鈴薯 炒飯 蒸蛋 馬鈴薯燉肉 地瓜 高麗菜 豆腐 台式泡菜 南瓜 番茄 四季豆 櫛瓜 滷肉 餅乾 麻婆豆腐 義大利麵 鮭魚 低脂高蛋白 炒麵 瓜仔肉 糖葫蘆 家常菜 杏鮑菇 雞肉 金針菇 竹筍 排骨 娃娃菜 香菇雞湯 番茄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