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雞肉炒麵

描述
古早味的鹹香口感,先快炒後悶煮,再搭配一碗湯就是滿足簡單的一餐。
這次將豬油蔥改為鵝油蔥取代,鵝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佔比最高,因此鵝油可以說是動物油中最好的選擇。
食材
步驟
-
寫食譜覺得很多材料,但其實重點就是蠔油(或醬油膏)、鵝油蔥(或豬油蔥)、乾香菇跟烏醋提味 可以隨自己喜愛調整:豬肉雞肉牛肉任選,蔬菜想放什麼就放什麼
-
切成條狀備用。
-
選雞里肌,是因為它比雞胸肉耐炒,有什麼肉放什麼也可以。 雞里肌有一條筋膜,手拉住,用刀順著刮就可以取出(其實不去筋膜也沒關係,去除吃了比較嫩)
-
抓醃:醬油膏1匙、米酒1匙、白胡椒粉抓一抓,再加2匙水、太白粉、油一匙再抓一抓。 這樣吃起來比較滑,一樣不想弄這麼複雜也可以,但至少肉要加一匙鹽抓一下。
-
蔬菜們先炒香,取出備用,再炒肉炒至7分熟即可(因為等一下要悶煮,肉太熟就會很硬)
-
炒好的菜肉放旁邊備用,加入鵝油蔥跟香菇絲,炒出香氣~這香氣就是古早味的重點。 溫馨提醒:乾香菇泡水了,所以要擠乾再下鍋,不然油會亂噴
-
高麗菜、麵都丟下去,放一杯水
-
加入調味料、蓋鍋蓋燜煮5分鐘
-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