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湯圓/鹹湯圓】皮Q餡香,暖心冬至
描述
相較於純鮮肉大湯圓,我更喜歡內餡吃起來較鬆散,還有因炒過而帶有濃濃香氣的爆香內餡~
我從小吃到大,最愛的就是這樣組合的大湯圓。
終於讓我研究出來我覺得非常好吃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還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喔~
份量
時間
食材
-
50克
-
1大匙
-
5朵
-
3顆
-
適量
-
喜歡多少加多少
-
適量
-
1000c.c
-
2小匙
-
2小匙
-
1小匙
-
1.5小匙
步驟
-
乾香菇洗淨泡溫水5分鐘。
-
蝦米洗淨泡溫水5分鐘,蝦皮泡水5分鐘。 (蝦米、乾香菇擠乾後的水混和備用,蝦皮的水不留)
-
絞肉用醬油、胡椒、鹽、米酒抓醃。
-
將內餡材料部分全部切成末/小粒。
-
-
-
加入香油、蝦皮、香菇丁炒香。
-
加入油蔥酥拌炒。
-
-
最後倒入少量香菇蝦米水拌炒。
-
醃好的豬絞肉下少許油炒鬆散後再將這些倒入拌炒一下,就完成內餡囉~ (不好意思沒有拍照到這部分)
-
接下來製作湯圓皮: 水倒入糯米粉中,分多次、慢慢拌勻。 千萬不能一次倒入,容易拌不開或是過濕。
-
過程會像是這樣變化,最後結成一整團。
-
接下來就是湯圓皮的重點步驟了。 糯米粉團需要『粿引/粿婆』來使其有黏性,才能夠真正成為"湯圓"。
-
取下整個糯米粉團約1/3的部分,壓扁一些,丟入滾水煮至浮起。 (水中也能加一點點的橄欖油,讓糰子較不易乾)
-
撈起瀝乾、稍微放涼一些。 這兩塊即為"粿引/粿婆"。
-
將"粿引/粿婆"和剩下的糯米粉團均勻搓揉混和。 充分混和後搓揉呈長條狀。
-
將糯米粉團切分成約 30克/顆 的重量大小,再搓揉成圓球狀。
-
接下來就能準備包湯圓囉
-
用大拇指從中間壓入後,慢慢用兩手旋轉糯米粉團。
-
慢慢將糯米糰朔成碗狀。
-
像是這樣。
-
填入內餡後,開始慢慢將開口包起。
-
最後搓揉朔型。 包完的湯圓若1天內會吃可以包起來放冷藏,若多做要放過幾天吃,記得放冷凍喔! (冷凍的湯圓記得不要退冰,冷水下鍋較不易裂開)
-
-
肉絲炒至快熟後倒入豬大骨高湯。 (建議用高湯,味道較濃郁好喝) 豬大骨高湯: 先冷水和大骨一起煮至沸騰,再將大骨洗乾淨以利雜質去除更加乾淨。 清洗乾淨後再將冷水和大骨一起熬骨30分鐘。 (可以一起熬煮大包,分多包裝冰冷凍,以後煮湯很方便)
-
-
最後加入茼蒿即完成客家湯圓的湯。 無論大、小湯圓都很適合喔~
-
煮湯的同時旁邊煮一鍋水,沸騰後將湯圓放入,煮至浮起即可。
-
完成~ 吃起來成就感滿滿 幸福團圓過冬至的一道料理。
小撇步
客家湯頭最重要的部分就在於香氣的堆疊,所以蝦米、乾香菇、紅蔥頭、高湯,這些盡量不能少。
婆婆有用過雞高湯煮,味道也是很豐厚。
所以家中若有現成雞高湯,也能替代豬骨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