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料理1年生
12 食譜 211 粉絲

道地! 北海道軟Q馬鈴薯餅(更新)

道地! 北海道軟Q馬鈴薯餅(更新)

描述

感謝大家踴躍挑戰~(內容更新)
這是北海道的家庭小點,很多北海道民以外的日本人也不知道的平民美食いももち。日文的「餅」意思其實就是麻糬,這道小點吃起來QQ的就像麻糬一樣,所以被叫做馬鈴薯餅~ 在北海道的居酒屋大多是賣用炸的,自家做的話可少油煎或半煎炸

份量

3 人份

時間

20 分鐘

食材

調味料
基本配料(可略)

步驟

  • 馬鈴薯洗淨削皮切小塊後放入一小匙水放入保鮮盒中微波5分鐘。(用筷子試戳若不夠熟軟再繼續微波到熟透)
※ 馬鈴薯可換成地瓜或南瓜

    馬鈴薯洗淨削皮切小塊後放入一小匙水放入保鮮盒中微波5分鐘。(用筷子試戳若不夠熟軟再繼續微波到熟透) ※ 馬鈴薯可換成地瓜南瓜

  • 趁熱加入日本太白粉,灑一搓鹽,一邊壓成薯泥順便把粉攪拌均勻。

    趁熱加入日本太白粉,灑一搓鹽,一邊壓成薯泥順便把粉攪拌均勻。

  • 如果太乾可以加1~2匙牛奶。

※ 有多人反映粉加再多都還是很黏,我猜是馬鈴薯品種問題(´ε` )

    如果太乾可以加1~2匙牛奶。 ※ 有多人反映粉加再多都還是很黏,我猜是馬鈴薯品種問題(´ε` )

  • 用手捏塑成團。(沒彈性是正常的~不用費勁揉噢)

    用手捏塑成團。(沒彈性是正常的~不用費勁揉噢)

  • 抓一坨約乒乓球大小的薯泥搓圓,以手指在中央壓出凹槽後放入乳酪絲或其他料。
(可以不包餡)

    抓一坨約乒乓球大小的薯泥搓圓,以手指在中央壓出凹槽後放入乳酪絲或其他料。 (可以不包餡)

  • 包起來,用手捏壓成有點扁扁的圓餅狀。(注意餡不要外露 但也不要太厚免得不易熟)

    包起來,用手捏壓成有點扁扁的圓餅狀。(注意餡不要外露 但也不要太厚免得不易熟)

  • 【少油煎法:步驟①】鍋內放一點沙拉油開始煎。(也可加一些牛油比較香)

    【少油煎法:步驟①】鍋內放一點沙拉油開始煎。(也可加一些牛油比較香)

  • 【少油煎法:步驟②】煎到有焦色後翻面繼續煎。

    【少油煎法:步驟②】煎到有焦色後翻面繼續煎。

  • 【半煎炸法:步驟①】平底鍋的油放大約淹過餅的3/1或一半的高度將兩面炸至金黃。

    【半煎炸法:步驟①】平底鍋的油放大約淹過餅的3/1或一半的高度將兩面炸至金黃。

  • 【半煎炸法:步驟①】半煎炸口感賣相更讚❤

    【半煎炸法:步驟①】半煎炸口感賣相更讚❤

  • 【自製醬料版:步驟①】利用等待時間先把醬油跟糖混合好備用。
(基本上是1:1,醬油鹹度各家不一,建議試一下味道喔)

    【自製醬料版:步驟①】利用等待時間先把醬油跟糖混合好備用。 (基本上是1:1,醬油鹹度各家不一,建議試一下味道喔)

  • 【自製醬料版:步驟②】兩面都煎好後轉小火倒入醬料讓餅沾滿醬汁,等醬汁收快乾了就可以起鍋。注意火侯不要煎焦(尤其放入醬油後)

    【自製醬料版:步驟②】兩面都煎好後轉小火倒入醬料讓餅沾滿醬汁,等醬汁收快乾了就可以起鍋。注意火侯不要煎焦(尤其放入醬油後)

  • 【市售醬料版】 熱鍋融化奶油,將煎(炸)好的餅丟進鍋內裹上奶油後淋上市售的照燒醬即可

  • 【懶人醬料法:步驟】
煎好或炸好的薯餅起鍋後趁熱挖一塊奶油或乳瑪琳放上讓油融化
淋上薄鹽醬油就可以吃了(表面因為包覆融化奶油,不怕會吸入太多醬油太鹹)

    【懶人醬料法:步驟】 煎好或炸好的薯餅起鍋後趁熱挖一塊奶油或乳瑪琳放上讓油融化 淋上薄鹽醬油就可以吃了(表面因為包覆融化奶油,不怕會吸入太多醬油太鹹)

  • 乳酪絲內餡咬開斷面圖

    乳酪絲內餡咬開斷面圖

  • 【變化①】包上剪成適當大小的海苔很香

    【變化①】包上剪成適當大小的海苔很香

  • 【變化②】明太子起司內餡
生明太子+乳酪絲用日式美乃滋拌一拌 包進薯泥裡

    【變化②】明太子起司內餡 生明太子+乳酪絲用日式美乃滋拌一拌 包進薯泥裡

  • 【變化③】晚餐前的嘴饞Q彈小點心
以南瓜泥、地瓜泥取代馬鈴薯
不加鹽改加砂糖,不沾醬油趁熱直接吃

    【變化③】晚餐前的嘴饞Q彈小點心 以南瓜泥、地瓜泥取代馬鈴薯 不加鹽改加砂糖,不沾醬油趁熱直接吃

小撇步

★一次多做一些,煎好之後冷卻後放入冷凍下次免解凍煎久一點就OK
★一大匙=15ml
★材料分量沒有一定,隨意調整
★放冷變硬的話就微波加熱一下 不過好像就不那麼Q了,所以還是建議趁熱吃

10.5 萬 瀏覽
avatar
料理1年生 12 食譜 211 粉絲

在日14年up,我不是什麼專業廚師,這是我的健忘料理筆記🥣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留言

共 10 則
default avatar

  • 前陣子回台灣,吃了媽媽煮的咖哩,發現馬鈴薯的口感跟日本的不一樣! (台灣較黏日本鬆軟) 不知道這會不會是大家煮起來很黏的原因 @_@

  • Quincy
    Quincy

    我買到的日本太白粉是馬鈴薯粉,會不會有差別?你的吃起來會像麻糬那樣的Q嗎?

    哈囉~我的應該也是馬鈴薯澱粉沒錯~ 會QQ的喔~其實"餅"這個字在日文的意思就是麻糬的意思~

  • 我也是做起來超~~黏的 但還是能煎哈哈

    阿...那A安捏? (;´Д`) 難道真的是因為台灣的馬鈴薯跟日本不一樣....? 有幾位做成功的不知道有沒有遇到同樣問題~ 不過想一想 台灣馬鈴薯壓出來的薯泥應該不會是黏的齁? 不然是粉有問題? 想不透咧 好謎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炒麵 玉米濃湯 粽子 南瓜 瓜仔肉 番茄炒蛋 菠菜 義大利麵 湯麵 雞胸肉 四季豆 竹筍 花椰菜 金針菇 櫛瓜 娃娃菜 雞蛋豆腐 雞湯 麻婆豆腐 蒸蛋 台式泡菜 家常菜 高麗菜 雞肉 鮭魚 馬鈴薯 打拋豬 地瓜 炒飯 糖葫蘆 低脂高蛋白 糖醋排骨 排骨 酸辣湯 蕃茄燉牛肉 涼拌小黃瓜 茄子 馬鈴薯燉肉 高麗菜飯 小黃瓜 白菜滷 豆腐 杏鮑菇 三杯雞 餅乾 香菇雞湯 番茄 早餐 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