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酵母及麵種(環保健康版)

描述
用吃剩下的水果果皮來做天然酵母,環保又健康,就算是養失敗也不會心痛啦,我把吃剩下的奇異果皮和哈蜜瓜皮拿來做天然酵母的基底,結果出乎意外的「活躍」。看一下用它來做成麵種的過程,放了二到三小時就膨到3倍大,真是驚人的生命力。
步驟
-
道具:一個約700CC的玻璃瓶(煮沸約3分鐘消毒風乾) 材料: 奇異果二粒的皮,哈蜜瓜3分之1顆的皮。約140公克。 白開水200公克 砂糖15公克
-
把皮印成塊狀。約140公克。
-
瓶子消毒好之後,自然風乾。 將果皮、糖放入之後,倒入水。蓋上蓋子(不鎖緊) 放在溫暖處,蓋上布(避免直射光線),然後每天搖搖瓶子,約一天一次搖一搖,打開瓶子一次(不能次數太多)。
-
放了第三天就已經出現泡泡,搖的時候有大量泡泡衝上來,這就是9成完成的象徵。然後要再放約半日至1天,泡泡消失,沈靜下來就可以使用了。 用鼻子去聞是酒香味,不是酸臭味。 那種從瓶子發出來嘰嘰叫的聲音比任何音樂都來的動聽。
-
把果皮濾掉,得出原液約200CC。 PS: 在瓶底有白色沈澱,那是死掉的酵母,但是我都還是非常珍惜它們,所以濾完之後,要把原液再倒回去原來的瓶子裡,這樣保存更好,或是搖一搖瓶子再倒出來。
-
濾完之後,馬上製作元種是最好的。 我使用全麥麵粉(聽說比較容易發酵,我實驗的結果也是)。 第一回: 60CC原液加60公克麵粉。 PS: 剩下的酵母液先冰在冰箱裡。
-
攪拌好之後,用橡皮筋做記號,然後等待發至2到3焙。
-
三小時之後,有3倍高了。 那滿滿的氣泡真是發的好的象徵(太開心)。 然後放到冰箱蔬菜室一晚,等到明天早上再進行第二回。
-
開始第二回(要記得把酵母液和麵種都要回溫之後再開始餵養) 材料和第一回一樣。
-
3小時後的情況,太棒了,氣泡還是滿滿的。 放回冰箱。
-
12小時之後從冰箱拿出來回溫,酵母液也要回溫。 再進行第三次餵養,2小時後的樣子,瓶子已經快不夠放了。 放回冰箱。
-
這樣就可以拿來做麵包或饅頭,即所謂的「麵種」、「發酵種」、「元種」。
-
這是我再把元種製作成的老麵。350公克元種全部,350公克的麵粉,20CC的酵母液,80CC的水。因為我覺得水量放多了一點,所以感覺變成液種型的老麵了。 做出來的麵包和饅頭非常可口,沒有屬於工業酵母的異味,還散發著水果清香。
小撇步
有朋友一定會介意水果果皮農藥殘留的問題,但是要找到完全沒有農業的水果也很難,而且做酵母又不能洗的太乾淨,這就是做酵母最為難的地方,我和許多朋友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我想如果介意農藥的話,就只儘量取得無農藥的水果或是自己種的,還有就是有信賴的農家,我主要是買地產地消的水果,我的縣裡農家生產的,不買國外進口的。反正就是自己衡量,培養出屬於自己喜愛的酵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