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好奇煮婦
241 食譜 1,247 粉絲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

描述

麻婆豆腐是道主要材料簡單,難在調味料多到會讓人忘記和豆腐烹煮技巧。
前置作業比較繁複點,接著下了豆腐就像有機耕種般的作法,儘量不要動它。
有一說『千滾豆腐萬滾魚』,這道菜做的時候就是判讀收汁狀況、保持豆腐完整性和辛香料味道的發揮是否達到平衡。
板豆腐體質比嫰豆腐硬多了,比較經得起鍋鏟的撥弄,若是煮成一鍋豆腐腦應該會很受傷。

978 說讚 6 一起做

份量

5 人份

食材

調味料

步驟

  • 主要食材切成細碎或丁狀

    主要食材切成細碎或丁狀

  • 板豆腐中間片一刀後,再切橫縱大小一致的丁塊。豆腐丁加入鹽水中滾煮,主要讓豆腐排出水份,排水後會比較硬且入炒鍋時豆腐更有空間可以吸收豆瓣醬汁,能更入味。

    板豆腐中間片一刀後,再切橫縱大小一致的丁塊。豆腐丁加入鹽水中滾煮,主要讓豆腐排出水份,排水後會比較硬且入炒鍋時豆腐更有空間可以吸收豆瓣醬汁,能更入味。

  • 小火下2大匙香油煽出花椒香氣,完成後過濾出花椒油,倒入花椒粉內使花椒粉更出香氣

    小火下2大匙香油煽出花椒香氣,完成後過濾出花椒油,倒入花椒粉內使花椒粉更出香氣

  • 乾鍋下豬絞肉炒到粒粒分明,絞肉炒乾後會出油脂。加入先前炸的花椒粉油炒香薑蒜末。(避免撈到花椒粉末,免得炒出苦味來)
豬絞肉肥瘦比最好是3:7絞肉才不會太乾柴。

    乾鍋下豬絞肉炒到粒粒分明,絞肉炒乾後會出油脂。加入先前炸的花椒粉油炒香末。(避免撈到花椒粉末,免得炒出苦味來) 豬絞肉肥瘦比最好是3:7絞肉才不會太乾柴。

  • 薑蒜炒至黃色後,加入4大匙辣豆瓣醬炒出香味並和豬肉炒勻。

    炒至黃色後,加入4大匙辣豆瓣醬炒出香味並和豬肉炒勻。

  • 加入醬油2大匙和胡椒粉炒出醬香味。(醃製品經由熱炒的動作會更顯香氣)

    加入醬油2大匙和胡椒粉炒出醬香味。(醃製品經由熱炒的動作會更顯香氣)

  • 撈出鹽水滾煮的豆腐,加入平底鍋中要小心舖平。

    撈出鹽水滾煮的豆腐,加入平底鍋中要小心舖平。

  • 倒入淹過豆腐高度的水量,大火蓋鍋蓋煮到滾沸後,轉小火。

    倒入淹過豆腐高度的水量,大火蓋鍋蓋煮到滾沸後,轉小火。

  • 嚐嚐味道。水滾到剩下一半時,加入一點點糖(豆瓣醬一定要加點糖,糖量視各家豆瓣狀況而定)、2大匙米酒,小心攪拌勻。分次視濃稠度加入太白粉水,邊加邊小心攪拌勻。不要太用力會把豆腐弄破碎了

    嚐嚐味道。水滾到剩下一半時,加入一點點糖(豆瓣醬一定要加點糖,糖量視各家豆瓣狀況而定)、2大匙米酒,小心攪拌勻。分次視濃稠度加入太白粉水,邊加邊小心攪拌勻。不要太用力會把豆腐弄破碎了

  • 加入蔥花

    加入

  • 起鍋前加入烏醋、川味花椒辣油(我的豆瓣醬比較不辣,所以再加點川味花椒辣油)、花椒粉油攪拌均勻

    起鍋前加入烏醋、川味花椒辣油(我的豆瓣醬比較不辣,所以再加點川味花椒辣油)、花椒粉油攪拌均勻

  • 白飯記得多煮一點,鹹香麻辣好下飯

    白飯記得多煮一點,鹹香麻辣好下飯

小撇步

1、這道料底用深平底鍋,豆腐可同時受熱均勻,且較容易攪拌。
2、豆腐丁的完整性也是這道菜的重點。
3、花椒的椒麻味和紅辣油顏色對這道菜是必要的。
4、花椒香氣會隨著購入時間長短而減少,若家中花椒粒(粉)已經買回家一陣子了,用量要增加一點彌補香氣。

1.6 萬 瀏覽
avatar
好奇煮婦 241 食譜 1,247 粉絲

廚房是我的遊樂場,因為好奇心我總喜歡嚐試做任何新奇的東西,使用當季便宜食材發揮巧思,從過程和結果中去找樂趣和成就感。 我愛逛傳統市場,我的廚房小小的,但冰箱總是滿滿的,去國外旅遊時市場也是我必遊景點。 因為好奇,對於不曾看過或用過的食材我都會想買回家試試,我家活像個雜貨店。也曾因為太好奇了所以曾經在市場上被幾個老婦人騙子騙過買了超級昂貴騙人當歸蔘。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玉米濃湯 杏鮑菇 豆腐 花椰菜 家常菜 糖葫蘆 粽子 茄子 低脂高蛋白 金針菇 雞蛋豆腐 打拋豬 香菇雞湯 四季豆 麻婆豆腐 涼拌小黃瓜 義大利麵 蕃茄燉牛肉 瓜仔肉 菠菜 南瓜 白菜滷 馬鈴薯 高麗菜 台式泡菜 糖醋排骨 櫛瓜 雞胸肉 雞湯 小黃瓜 排骨 馬鈴薯燉肉 餅乾 蒸蛋 地瓜 雞肉 炒飯 番茄炒蛋 炒麵 番茄 鮭魚 早餐 娃娃菜 高麗菜飯 湯麵 竹筍 三杯雞 滷肉 酸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