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Feng  Lin
1,291 食譜 1.3 萬 粉絲

自製酸白菜

自製酸白菜

描述

自己醃漬的酸白菜,無任何的添加物,只有白菜與鹽,其他就是等待時間的醞釀-發酵,酸度自己可掌握,美味又健康。

歡迎您來逛逛喔~
https://www.facebook.com/S.G.Feng1969510907

食材

步驟

  • 1.準備食材,大白菜去損壞與老葉,清洗乾淨。

    1.準備食材,大白菜去損壞與老葉,清洗乾淨。

  • 2.切半(2瓣)或切成4瓣。

    2.切半(2瓣)或切成4瓣。

  • 3.起一鍋水(約可蓋過大白菜的量),煮滾,放入大白菜均勻的汆燙約30秒後速起鍋。(燙後的水續煮滾,放涼備用)

    3.起一鍋水(約可蓋過大白菜的量),煮滾,放入大白菜均勻的汆燙約30秒後速起鍋。(燙後的水續煮滾,放涼備用)

  • 4.起鍋的大白菜將其水份瀝乾,以鹽均勻的抹在大白菜上(一層一層的抹上)。

    4.起鍋的大白菜將其水份瀝乾,以鹽均勻的抹在大白菜上(一層一層的抹上)。

  • 5.取適當大小的容器(最好是玻璃、陶製、瓷器,不可有水與油,避免腐敗與抑制發酵),將抹好鹽的大白菜放入。

    5.取適當大小的容器(最好是玻璃、陶製、瓷器,不可有水與油,避免腐敗與抑制發酵),將抹好鹽的大白菜放入。

  • 6.將步驟3.放涼的水倒入,要蓋過大白菜。

    6.將步驟3.放涼的水倒入,要蓋過大白菜

  • 7.為避免大白菜浮起來,可放一重物(石頭、小瓷碟...等,不可有水份及油)壓著。

    7.為避免大白菜浮起來,可放一重物(石頭、小瓷碟...等,不可有水份及油)壓著。

  • 8.蓋上蓋子,放室溫陰涼處,就等待時間發酵囉!約需10-15天的時間(此部份會受到氣溫與個人喜愛的酸度不同,而天數不同),約在接近發酵熟成期間,可自行打開取一小塊試味道,無辛辣嗆感,有香氣,酸度可,就完成,若酸度不夠,則延長浸泡醃漬的天數。

    8.蓋上蓋子,放室溫陰涼處,就等待時間發酵囉!約需10-15天的時間(此部份會受到氣溫與個人喜愛的酸度不同,而天數不同),約在接近發酵熟成期間,可自行打開取一小塊試味道,無辛辣嗆感,有香氣,酸度可,就完成,若酸度不夠,則延長浸泡醃漬的天數。

  • 9.取出擰乾水份,清洗後即可做料理了(炒肉絲,酸菜白肉鍋...等)。近期內要使用(1週),可先不洗水,放冷藏保存,若沒有要即時食用,可包裹好放冷凍儲存。

    9.取出擰乾水份,清洗後即可做料理了(炒肉絲,酸菜白肉鍋...等)。近期內要使用(1週),可先不洗水,放冷藏保存,若沒有要即時食用,可包裹好放冷凍儲存。

小撇步

1.本次製作的溫度時間紀錄:本次我做的完成品為12天完成(我不愛太酸,以自己可接受酸度),前8天室溫約18-20度C,後4天室溫約11-13度C。
2.山東大白菜可以以包心白菜代替。
3.大白菜的製作量可依個人需要增加。

18.6 萬 瀏覽
avatar
Feng Lin 1,291 食譜 1.3 萬 粉絲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留言

共 21 則
default avatar

  • 小王子
    小王子

    不好意思請問我醃起來的酸白菜也是黃色的,但不酸而且還軟軟的,是有哪裡做錯了嗎??

    您好! 建議由以下幾點做檢視:(供參考) 1.燙白菜時是否燙過久? 2.鹽漬時鹽量要足夠。 3.白菜要全部浸泡在鹽水湯汁中,不可浮出水面。 4.不夠酸以時間間溫度都有關,低溫需更久的時間,容器有油脂也會議製發酵(發酸)。

  • 小王子
    小王子

    請問大白菜不用洗就直接燙嗎? 放涼瀝乾是要怎麼瀝乾? 葉子如果有濕濕的不能直接抹鹽嗎?

    您好! 1.大白菜不用洗就直接燙嗎?-->大白菜要洗,請看步驟1.。 2.放涼瀝乾是要怎麼瀝乾?-->放於網架上或漏勺或有漏洞的盆中,濾掉多餘的水份即可。 3.葉子如果有濕濕的不能直接抹鹽嗎?-->一點點濕濕的沒關係。

  • 02
    02

    請問白菜已經浮出水面菜上成有微微發霉請問還能使用嗎?

    您好! 如果發霉就不要了, 如果表面微微的白色,無異味,只有自然的酸香味就沒關係。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義大利麵 蕃茄燉牛肉 滷肉 番茄炒蛋 家常菜 茄子 台式泡菜 高麗菜 瓜仔肉 早餐 蒸蛋 炒飯 花椰菜 杏鮑菇 麻婆豆腐 馬鈴薯燉肉 三杯雞 鮭魚 粽子 餅乾 糖醋排骨 香菇雞湯 糖葫蘆 金針菇 炒麵 打拋豬 豆腐 高麗菜飯 雞肉 菠菜 娃娃菜 湯麵 南瓜 雞胸肉 番茄 馬鈴薯 地瓜 四季豆 排骨 酸辣湯 雞蛋豆腐 雞湯 低脂高蛋白 竹筍 白菜滷 櫛瓜 玉米濃湯 涼拌小黃瓜 小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