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莉地亞小姐的零廚藝食譜
86 食譜 1,356 粉絲

悶燒罐實驗版:番茄燉飯

悶燒罐實驗版:番茄燉飯

描述

前幾天悶燒罐入手,立馬來實驗個悶燒罐版一顆蕃茄燉飯。

悶燒小撇步:
a. 所有食材切成小丁增加受熱面積
b. 熱杯:滾燙熱水倒入空杯(勿超過最高水位線)並蓋上杯蓋熱杯3分鐘,而後將熱水倒出
c. 熱食材:暖杯後,放入所有食材並再次倒入滾燙熱水,蓋上杯蓋輕搖保溫罐,讓食材均勻受熱後放置2分鐘,而後將熱水瀝出
d. 悶煮:再次倒入滾燙熱水、蓋緊杯蓋,然後就可以期待開罐時刻溜~~

738 說讚

份量

1 人份

食材

步驟

  • 備料:白米洗淨&泡水30分鐘;所有食材切小丁

    備料:白米洗淨&泡水30分鐘;所有食材切小丁

  • 熱杯(小撇步b)

    熱杯(小撇步b)

  • 依序放入食材(註)

    依序放入食材(註)

  • 4. 熱食材(小撇步c)

    4. 熱食材(小撇步c)

  • 悶煮(小撇步d),這次水不用加太多、蓋過食材即可,不然燉飯會變成稀飯

    悶煮(小撇步d),這次水不用加太多、蓋過食材即可,不然燉飯會變成稀飯

  • 實驗結果: 1. 11/20(四)上午9:30悶燒,11:30開罐準備午餐,結果蔬菜、肉熟透了但米粒沒熟,因為太過自信沒有另外準備午餐,只能怒吃前一天朋友買來家裡吃剩的鴨肉! 2. 11/20(四)中午11:30倒出罐子裡的溫水(真的很溫,應該不到37度),再度沖入熱水,下午4:30開罐米心依舊沒透

  • 3. 11/20(四)下午4:30倒出罐子裡的溫水(水溫比上一次高一點),再度沖入熱水,晚上11:30開罐米心依舊沒透
4. 11/20(四)晚上11:30倒出罐子裡的溫水(水溫又比上一次高一點),重新熱罐並將原本一罐的食材分裝成兩罐,再度沖入熱水,11/21(五)上午8:00開罐,米心終於透了!!

    3. 11/20(四)下午4:30倒出罐子裡的溫水(水溫比上一次高一點),再度沖入熱水,晚上11:30開罐米心依舊沒透 4. 11/20(四)晚上11:30倒出罐子裡的溫水(水溫又比上一次高一點),重新熱罐並將原本一罐的食材分裝成兩罐,再度沖入熱水,11/21(五)上午8:00開罐,米心終於透了!!

  • 檢討: 1. 悶燒小撇步c 熱食材時,可能因為倒入熱水後只有輕搖悶燒罐,沒有攪拌均勻讓食材的每一個縫隙充分受熱,導致罐內溫度不夠高 2. 分裝成兩罐之後終於悶透了,打開悶燒罐,發現原本容量各不到半杯的兩罐,因為米煮透了,體積膨脹到罐子2/3處,所以下次米+食材應該再減量一點,不要貪心~

  • 過程有點艱辛,把特果實是甜美的!灑上一點巴西利碎+S&P,用罐子悶出來的食物當然沒有瓦斯爐煮的香,但就便利性以及環保角度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出門在外做簡易baby food真的也滿適合的。

    過程有點艱辛,把特果實是甜美的!灑上一點巴西利碎+S&P,用罐子悶出來的食物當然沒有瓦斯爐煮的香,但就便利性以及環保角度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出門在外做簡易baby food真的也滿適合的。

小撇步

註:我在熱食材的時候一起放入cheese,把熱食材的水瀝出的時候部分cheese化在水裡一起被倒掉,好浪費呀(家庭主婦性格),所以到悶煮階段才放入cheese會比較好~

● 莉地亞小姐的部落格:http://engo0305.pixnet.net/blog

●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dia305

7 萬 瀏覽
avatar
莉地亞小姐的零廚藝食譜 86 食譜 1,356 粉絲

我曾經是對於食譜步驟斤斤計較的人,煮一頓飯壓力好大,後來我漸漸發現,食譜不是標準答案,誰規定南瓜濃湯一定要加奶油?為了健康我就不加!只要煮的開心、吃的開心,就是一個成功的食譜。 現在我在自己的廚房裡做實驗,試試看如何將繁複的食譜最簡化卻依然好吃,也盡量在五個步驟之內完成每道美食佳餚,讓廚房、瓦斯爐變的親民、好相處;我在廚房裡沒有廚藝可言,只有自己的隨意發揮以及對家人和朋友滿滿的愛和分享~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蒸蛋 糖葫蘆 菠菜 餅乾 杏鮑菇 三杯雞 馬鈴薯 豆腐 竹筍 湯麵 早餐 雞湯 滷肉 番茄炒蛋 義大利麵 蕃茄燉牛肉 地瓜 高麗菜飯 櫛瓜 雞蛋豆腐 排骨 白菜滷 低脂高蛋白 糖醋排骨 麻婆豆腐 番茄 瓜仔肉 雞胸肉 小黃瓜 粽子 四季豆 花椰菜 炒飯 金針菇 娃娃菜 涼拌小黃瓜 茄子 雞肉 南瓜 家常菜 香菇雞湯 炒麵 高麗菜 台式泡菜 馬鈴薯燉肉 鮭魚 打拋豬 玉米濃湯 酸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