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千千開飯La~
136 食譜 996 粉絲

自己的酵母自己養~酸麵種Starter

自己的酵母自己養~酸麵種Starter

描述

人無聊起來真的很可怕!疫情的關係週末儘量不出遠門,結果在家養酵母菌養出興趣來了!
原來麵粉上有許多野生的酵母菌及乳酸菌,只要每天固定餵他吃食物,就會活的很好!由於益菌消耗養分會產生二氧化碳可以膨脹麵糰,所以古代人都是用這種方法自養酵母做麵包的哦!
英文叫做Sourdough "Starter",只用麵粉跟水養出自己的天然酵母真的非常有成就感,好像養寵物一樣療癒!

92 說讚 6 留言

步驟

  • 麵粉的選擇:未漂白、無添加的麵粉較容易成功
我用一般的白麵粉,國外幾乎都是用裸麥麵粉(Rye)

    麵粉的選擇:未漂白、無添加的麵粉較容易成功 我用一般的白麵粉,國外幾乎都是用裸麥麵粉(Rye)

  • 我用家樂福的未漂白粉跟嘉禾牌麵粉都成功!

    我用家樂福的未漂白粉跟嘉禾牌麵粉都成功!

  • 水則是選擇煮開過的白開水放涼

  • 找個玻璃瓶,方便觀測,且一定要能夠密封,因為乳酸菌厭氧、雜菌好氧,密封有利乳酸菌打趴雜菌
首先瓶子跟蓋子都要消毒,自然風乾

    找個玻璃瓶,方便觀測,且一定要能夠密封,因為乳酸菌厭氧、雜菌好氧,密封有利乳酸菌打趴雜菌 首先瓶子跟蓋子都要消毒,自然風乾

  • DAY 1
20g麵粉+20g水攪拌均勻,密封
放置25~26度室溫24小時

    DAY 1 20g麵粉+20g水攪拌均勻,密封 放置25~26度室溫24小時

  • DAY 2
我這天有點拖太久,大概27小時才來餵它(錯誤示範)
🧐外觀:表面很多小泡泡、顏色偏黃
😤氣味:酸餿味!
🤔決策:猶豫要不要丟棄重來,但看到有人說是因為太久沒餵養,養分消耗殆盡造成的酸味
💪動作:繼續加入20g麵粉與2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DAY 2 我這天有點拖太久,大概27小時才來餵它(錯誤示範) 🧐外觀:表面很多小泡泡、顏色偏黃 😤氣味:酸餿味! 🤔決策:猶豫要不要丟棄重來,但看到有人說是因為太久沒餵養,養分消耗殆盡造成的酸味 💪動作:繼續加入20g麵粉與2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 DAY 3
🧐外觀分三層:浮末泡泡、液體、麵糰沉澱
😤氣味:史上最噁心嘔吐味
🤔決策:強烈猶豫要不要重來,中文資訊少,說要丟棄,但國外網站非常多討論,都說前四天嘔吐味是正常的!因為壞菌先繁殖,乳酸菌還沒有打贏它們
💪動作:丟棄40g麵糰,加入40g麵粉與4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DAY 3 🧐外觀分三層:浮末泡泡、液體、麵糰沉澱 😤氣味:史上最噁心嘔吐味 🤔決策:強烈猶豫要不要重來,中文資訊少,說要丟棄,但國外網站非常多討論,都說前四天嘔吐味是正常的!因為壞菌先繁殖,乳酸菌還沒有打贏它們 💪動作:丟棄40g麵糰,加入40g麵粉與4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 DAY 4
🧐外觀:麵糰有小泡泡、上浮透明液體
😤氣味:嘔吐味減輕,還是臭
🤔決策:相信國外的討論串,決定持續餵養!為乳酸菌加油!
💪動作:丟棄60g麵糰,加入40g麵粉與4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DAY 4 🧐外觀:麵糰有小泡泡、上浮透明液體 😤氣味:嘔吐味減輕,還是臭 🤔決策:相信國外的討論串,決定持續餵養!為乳酸菌加油! 💪動作:丟棄60g麵糰,加入40g麵粉與4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 DAY 5
🧐外觀:麵糰小泡泡越來越多、透明液體減少許多
😤氣味:嘔吐味減輕,近聞才臭
🤔決策:好像有機會成功,持續餵養,為乳酸菌加油!
💪動作:丟棄80g麵糰,加入60g麵粉與6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DAY 5 🧐外觀:麵糰小泡泡越來越多、透明液體減少許多 😤氣味:嘔吐味減輕,近聞才臭 🤔決策:好像有機會成功,持續餵養,為乳酸菌加油! 💪動作:丟棄80g麵糰,加入60g麵粉與6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 DAY 6
幸福來的太突然!🥰🥰🥰
🧐外觀:麵糰小泡泡越來越密集、沒有透明液體
😤氣味:天啊!變成優格的微酸香味
🤔決策:好像成功養出乳酸菌了!繼續餵
💪動作:丟棄100g麵糰,加入80g麵粉與8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DAY 6 幸福來的太突然!🥰🥰🥰 🧐外觀:麵糰小泡泡越來越密集、沒有透明液體 😤氣味:天啊!變成優格的微酸香味 🤔決策:好像成功養出乳酸菌了!繼續餵 💪動作:丟棄100g麵糰,加入80g麵粉與80g水,拌勻後密封,放室溫24小時

  • 這次餵養後,可以開始做記號,方便隔天觀察麵糰是否膨脹

    這次餵養後,可以開始做記號,方便隔天觀察麵糰是否膨脹

  • DAY 7
體積膨脹了!!
我用廣口的保鮮盒做,體積膨脹沒那麼明顯,如果用窄口的瓶子做,膨脹高度可達2~3倍

    DAY 7 體積膨脹了!! 我用廣口的保鮮盒做,體積膨脹沒那麼明顯,如果用窄口的瓶子做,膨脹高度可達2~3倍

  • DAY 7
🧐外觀:麵糰小泡泡密集、輕盈
😤氣味:優格酸味再帶有一點啤酒的酒香味
🤔決策:終於養出酵母菌來了!開始查酸麵包食譜
💪動作:不用丟棄麵糰,加入100g麵粉與100g水,拌勻後密封,膨脹2~3倍高後,即成熟可使用!

    DAY 7 🧐外觀:麵糰小泡泡密集、輕盈 😤氣味:優格酸味再帶有一點啤酒的酒香味 🤔決策:終於養出酵母菌來了!開始查酸麵包食譜 💪動作:不用丟棄麵糰,加入100g麵粉與100g水,拌勻後密封,膨脹2~3倍高後,即成熟可使用!

  • 成熟的starter表面有點凹凸不平,裡面氣泡很多,整坨是有黏性的
可冰在冰箱要用時取用,並改成2~3天餵一次,每次加入等量的麵粉與水,這樣就有源源不絕的酵母了!
我看國外有人喜歡到處收集養了100年的酵Starter,這根本是代代相傳啊!

    成熟的starter表面有點凹凸不平,裡面氣泡很多,整坨是有黏性的 可冰在冰箱要用時取用,並改成2~3天餵一次,每次加入等量的麵粉與水,這樣就有源源不絕的酵母了! 我看國外有人喜歡到處收集養了100年的酵Starter,這根本是代代相傳啊!

  • 膨脹2~3倍大,輕飄飄的,可以挖一小坨放水裡測試,如果浮在水上表示可以用了

    膨脹2~3倍大,輕飄飄的,可以挖一小坨放水裡測試,如果浮在水上表示可以用了

小撇步

🍳方法來自Patrick Ryan
🍳整個過程:壞菌孳生(臭)➡️低氧環境乳酸菌增長,打趴壞菌(變酸)➡️環境變酸利於酵母菌發展(酒香&小泡泡)
🍳持續耐心餵養並觀察,整個過程可能超過7天,但一直喂一定會成功(如果發霉就真的要丟了)
🍳變稀、出現去光水的味道表示酵母太餓了,挖出一半,加入一半水一半麵粉,放常溫養至2倍高再放冰箱
🍳Just don't let it die, okay?

6.8 萬 瀏覽
avatar
千千開飯La~ 136 食譜 996 粉絲

一個跟大家一樣的打工上班族,喜歡各種新鮮嘗試,透過東搞西搞,也能夠從生活中獲得莫大樂趣!對我來說,製作美食的樂趣不完全在於吃下去的那一刻,更多是在製作的過程中產生的,透過過程了解食材產生美味的原理、過程改變會導致怎樣的結果改變,比較像是實驗吧😂! 食譜是在廚房瞎搞後的重點筆記,方便未來想重新製作時,能夠不用在茫茫網海中再次搜尋食譜🤔 業餘主婦,拍攝、擺盤都很家常,沒有美美的照片請見諒😅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共 6 則
default avatar

  • 您好 我已照著方法成功養成酵母,想問後續如何續養呢? 例如做麵包剩100g的酵母,那就是加入100g的水跟100克的粉嗎? 是原本酵母1:水1:麵粉1 想問是這樣養嗎😊

  • Liu Jovy
    Liu Jovy

    你好,請問麵糰丟棄是什麼意思 因為我看照片都是平的,如何判斷挖掉的部分是不需要的酵母???🥺 所以是加新的麵粉跟誰進去攪拌嗎?

  • 林哲丞
    林哲丞

    想請問養出來之後冰冰箱 2~3天餵養的量 還有要做麵包時候使用量要多少呢?謝謝你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台式泡菜 櫛瓜 香菇雞湯 蒸蛋 排骨 低脂高蛋白 小黃瓜 義大利麵 糖醋排骨 玉米濃湯 金針菇 豆腐 粽子 花椰菜 湯麵 高麗菜飯 家常菜 蕃茄燉牛肉 炒飯 馬鈴薯 酸辣湯 白菜滷 雞肉 滷肉 娃娃菜 糖葫蘆 涼拌小黃瓜 番茄炒蛋 早餐 麻婆豆腐 打拋豬 竹筍 瓜仔肉 茄子 四季豆 番茄 鮭魚 炒麵 菠菜 馬鈴薯燉肉 高麗菜 杏鮑菇 雞胸肉 雞蛋豆腐 餅乾 三杯雞 雞湯 地瓜 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