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潔西卡的家常美味
1,199 食譜 7,713 粉絲

快速自製酪梨油沙拉醬 蛋黃醬 美奶滋

快速自製酪梨油沙拉醬 蛋黃醬 美奶滋

描述

突然要吃沙拉時,還要出門去買嗎?
其實不用這麼麻煩,只要一顆蛋黃加上油加上兩根筷子就能輕鬆做出沙拉醬。
無添加,口味又可隨自己喜好任意調整的沙拉醬,快來一起試試看吧!

257 說讚

份量

3 人份

時間

15 分鐘

食材

調味料~均可不放

步驟

  • 一顆蛋黃放在杯中,想調味道可以現在加點進去一起拌勻。初次製作可以什麼都不要加,先練習把蛋黃跟油乳化均勻就好。
調味也可以最後才調。

    一顆蛋黃放在杯中,想調味道可以現在加點進去一起拌勻。初次製作可以什麼都不要加,先練習把蛋黃跟油乳化均勻就好。 調味也可以最後才調。

  • 一開始加入幾滴油,用筷子或是叉子拌勻,經實驗我覺得筷子兩根更好用。
油一開始不能加太多,最好先從幾滴開始加,一開始倒入太多油,很不容易攪拌均勻,通常拌個幾下就會油水分離,蛋黃會變成花花的一小團一小團的樣子浮在油裡。而且不論怎麼攪都不會均勻。

因此,成功的要訣就是,一開始下油只能從少量開始。

    一開始加入幾滴油,用筷子或是叉子拌勻,經實驗我覺得筷子兩根更好用。 油一開始不能加太多,最好先從幾滴開始加,一開始倒入太多油,很不容易攪拌均勻,通常拌個幾下就會油水分離,蛋黃會變成花花的一小團一小團的樣子浮在油裡。而且不論怎麼攪都不會均勻。 因此,成功的要訣就是,一開始下油只能從少量開始。

  • 剛開始每次下油都先只放幾滴(少於一小匙),用筷子拌勻幾下後沒有看見油脂紋路後,就可以再下油,做到後來乳化好的蛋黃醬愈來愈多時,可以開始一次加略多一點的油,一顆蛋黃可以乳化很多油,做到幾百ml也可以喔!
一直加油,攪拌乳化,直到想要的份量。

**下圖就是油水分離的狀態

    剛開始每次下油都先只放幾滴(少於一小匙),用筷子拌勻幾下後沒有看見油脂紋路後,就可以再下油,做到後來乳化好的蛋黃醬愈來愈多時,可以開始一次加略多一點的油,一顆蛋黃可以乳化很多油,做到幾百ml也可以喔! 一直加油,攪拌乳化,直到想要的份量。 **下圖就是油水分離的狀態

  • *上圖就是油水分離的樣子。

1.有打蛋用的攪拌器(手動的也可以),我沒有用,因為太少量的很難打。
2.電動攪拌器也可以,但是都要作比較大量才打得到,大家可以自行試試看。
3.我的調理棒沒有打蛋器的頭,作一顆蛋打不到,乾脆用筷子還快的多。

**剛開始每次加的油量少,輕輕鬆鬆即可拌勻,如下圖。

    *上圖就是油水分離的樣子。 1.有打蛋用的攪拌器(手動的也可以),我沒有用,因為太少量的很難打。 2.電動攪拌器也可以,但是都要作比較大量才打得到,大家可以自行試試看。 3.我的調理棒沒有打蛋器的頭,作一顆蛋打不到,乾脆用筷子還快的多。 **剛開始每次加的油量少,輕輕鬆鬆即可拌勻,如下圖。

  • 4.第一次打難免油水分離,因為很容易就貪心一次加很多油,這時候沒關係,拿出另外一個碗,重新打一個蛋黃,把失敗的醬,再少量少量的倒進新的蛋黃碗內,倒一點拌勻(乳化均勻),再倒一點拌勻,直到全部倒完。

    4.第一次打難免油水分離,因為很容易就貪心一次加很多油,這時候沒關係,拿出另外一個碗,重新打一個蛋黃,把失敗的醬,再少量少量的倒進新的蛋黃碗內,倒一點拌勻(乳化均勻),再倒一點拌勻,直到全部倒完。

  • 一顆蛋黃作100ml蛋黃醬沒有問題,做到好幾百也沒問題,大家可以一直加油到需要的數量。 喜歡蛋黃味道的,多加幾個蛋黃也無妨。

小撇步

A.每次下油都要確認已經看不到油紋,才能再入新的油,剛開始一定要少量下油,等完成的蛋黃醬愈來愈多,就可以每次加稍微多一點,一次次增加拌勻到完成為止。
B.調味可以照自己喜好加,蛋黃醬都完成了最後再加醋或檸檬汁,也可以不加。
C.碗要用小一點的比較好作喔!作100ml我用的是飯碗。

1.7 萬 瀏覽
avatar
潔西卡的家常美味 1,199 食譜 7,713 粉絲

用輕鬆簡單又有邏輯的方式,做出美味的家常菜。這裡是我的日日煮食紀錄簿。 也歡迎來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逛逛喔! 中餐丙級、西餐丙級、烘焙蛋糕丙級、烘焙麵包丙級。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打拋豬 菠菜 馬鈴薯 櫛瓜 排骨 義大利麵 涼拌小黃瓜 小黃瓜 瓜仔肉 鮭魚 白菜滷 糖葫蘆 高麗菜 湯麵 滷肉 酸辣湯 豆腐 雞湯 地瓜 茄子 花椰菜 炒麵 杏鮑菇 玉米濃湯 糖醋排骨 雞胸肉 蒸蛋 早餐 四季豆 金針菇 竹筍 雞肉 麻婆豆腐 雞蛋豆腐 娃娃菜 馬鈴薯燉肉 家常菜 高麗菜飯 香菇雞湯 台式泡菜 三杯雞 番茄 粽子 南瓜 餅乾 低脂高蛋白 炒飯 番茄炒蛋 蕃茄燉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