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戚風蛋糕(6吋,燙麵法)

描述
第一次使用燙麵法做戚風蛋糕,成果卻出奇的好!只要掌握好幾個小重點,蛋糕體鬆軟且內部沒有空洞,剖面十分漂亮。放入保鮮盒,冰過一夜之後,吃起來更加濕潤,香氣十足。
步驟
-
-
3個雞蛋將蛋黃和蛋白分開,蛋白可先加蓋放冰箱,等需要打發時再取出(冰的時候比較好打發)。(蛋白絕不能混入蛋黃,否則到時會無法打發,如果沒有把握,可以分三個碗弄出蛋黃,免得到時候有其中一個蛋黃破掉滴入蛋白中,使整碗都不能使用;蛋白也不能沾到水和油,否則一樣影響打發)
-
三個蛋黃先用打蛋器打散至均勻起泡後,加入牛奶拌勻。
-
橄欖油放入鍋中,用小火加熱至稍微起油紋後,關火。
-
倒入低筋麵粉,用湯匙將麵粉和油攪拌至滑順無顆粒。
-
麵糊略降溫後,將蛋黃液加入麵糊中攪拌均勻,注意鍋邊也要刮一下,才能拌勻。然後先放一旁備用。
-
烤箱先用160度預熱。取出蛋白放入調理盆,先用電動攪拌器打發至起粗泡後,加入檸檬汁,繼續打發到起細泡後,先加入一點點細砂糖繼續以高速打發。期間分三次加入細砂糖,高速打發至提起打蛋器時,上頭蛋白霜呈現彎勾尖端微下垂(快好時就稍微轉低速一點,免得不小心打得過發,到時反而拌入麵糊中會更容易消泡)
-
用蛋黃糊分三次加入蛋白霜中,用切(中間由上往下劃,像在寫J)、刮(刮鍋邊)方式將蛋黃糊和蛋白霜拌勻。(拌至看不見白色的蛋白霜,麵糊會呈現淡黃色;動作盡量輕、柔、快,不要攪拌到過頭,避免消泡嚴重,只要拌勻即可)
-
將麵糊倒入六吋中空戚風蛋糕模(約7、8分滿,因為烤的時候會膨脹),倒入時麵糊會呈現像「緞帶」(圖片看不出,因為我來不及拍照)一般的皺折,這表示麵糊成功了!接著提起蛋糕模,往桌上震五至六下,震出大氣泡,順便讓表面平整。
-
拿竹籤或筷子, 插入蛋糕模外圈劃一圈,之後在蛋糕糊中間隨意插入一處(到底),略微畫一些不規則的線條,目的是為了讓蛋糕糊裡頭不要有大氣泡。然後再提起震兩下讓表面平整。(成功的蛋糕糊,是不會因為震個幾下或是用竹籤劃就整個消泡的)
-
將蛋糕糊放在烤盤,烤盤上另外再放一小杯水,據說可以讓蛋糕口感更濕潤。然後放入烤箱,以160度先烤約7至8分鐘。
-
取出戚風蛋糕,烤箱先微微打開放著讓溫度稍微降一點。拿麵包刀在表面稍微畫上幾條線(約0.5公分深),烤完以後蛋糕上頭會裂得比較好看。(這個動作要快,不要讓戚風蛋糕在室溫放太久,表面會消風得很快)然後將蛋糕再一次放進烤箱(上頭我有用鋁箔紙蓋一下防上色太深),以140度烤約42分鐘,即可取出。
-
取出後先往桌子摔一下,震出熱氣。用竹籤插入蛋糕至底部,如果拿起後竹籤上沒有黏黏,表示蛋糕烤成功了。(以上動作要快)將蛋糕倒放於烤架上,靜置放涼(離桌面越遠越好,比較能夠散去熱氣,約3小時)。
-
放涼以後脫模,用麵包刀先在外圈刮一圈,接著中間黏模處也刮一圈,然後用手慢慢鬆動脫模。底部脫模方式一樣。
-
側面看起來是這樣。
-
剖開後裡面看起來很漂亮,沒有大的空洞。放保鮮盒冷藏一晚後,會更濕潤好吃喔!
小撇步
1.蛋糕上面沒有太漂亮,有點消風,可能是因為我取出劃線時有點過久才放進烤箱,下次再加快速度試試。(但也可能是因為有蓋上鋁箔紙,所以表面溫度比較沒那麼高)另外上頭一邊高一邊低,可能是因為我的蛋糕沒有擺在烤盤正中央,下次需要調整一下。因為我烤箱四周的溫度是不太一樣的。
2.烤模不用抹油,也不用放烘焙紙,才不會影響戚風蛋糕的成功。
3.本次使用的是底部活動式的烤模,方便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