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爽脆的【紫蘇醃蘿蔔】

描述
酸酸甜甜、清脆爽口的紫蘇醃蘿蔔,是去油解膩的最佳飯友,不論大人、小孩、長輩都喜歡,亦可當作零嘴解饞,低卡無負擔~
煩惱“過年肥”上身嗎?年節期間,免不了吃多了,腰圍也寬了,自製客家媽媽的家常「紫蘇醃蘿蔔」,讓天然、簡單、無添加的食物「均衡一下」,趕快讓身材回復吧!
步驟
-
【挑選】購買蘿蔔時,應挑選形狀正直、外型成圓矸形或短矸形,根尖不呈綠色且無鬚根。表面呈現潔白光滑、無裂痕,沒有空心或花心,也沒有病蟲害,葉柄新鮮不枯萎。最好購買略帶泥土或只用清水清洗的,若發現蘿蔔表皮有漂白色,則可能已用漂白水浸泡過,不宜購買。
-
【洗淨切片】將10斤蘿蔔洗淨、陰乾(表面不可有水分),連皮切成小塊薄片(約10元硬幣大小,厚度約0.5cm),再加入半斤鹽用手翻攪均勻。
-
【脫水】將切片後的蘿蔔置於盆中,以重物蓋壓、醃製一天一夜。(此時壓出的水無須倒掉、泡著以去除苦味)
-
【去苦水】隔日將蘿蔔撈起瀝乾、用布袋裝好綁緊,換成盆底或籃底有洞的容器並墊高,以重物再壓一天一夜,使鹽水能壓出並流出容器外(其間需翻動2-3次並扭緊布袋,讓所有蘿蔔切片皆能均勻受壓),除去苦水後備用。
-
【配料】將紫蘇洗淨、陰乾(表面不可有水分)。
-
-
【扮料】將去水蘿蔔、醃好的紫蘇、一斤糖、一碗白醋拌勻,醃泡一天一夜後再裝入玻璃瓶(稍加壓緊實)並放進冰箱冷藏。
-
【保存】裝瓶後,偶爾要上下翻動倒置,讓所有蘿蔔乾皆能均勻浸漬到湯汁。約3-5天醃製入味、去除蘿蔔本身的辛辣感後,即可開瓶享用。(醃製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須注意不可碰水,蘿蔔洗淨後務必陰乾,置放於冰箱約可保存60天)
-
【吃在地、食當令】婆媽家政婦期盼~從產地到餐桌、縮短食物哩程、推動地産地消、支持在地小農、購買本土好食材、吃當季盛產最棒!而冬末春初就是要吃蘿蔔。因此,我們選用的是苗栗縣銅鑼鄉的蘿蔔、公館鄉的紫蘇。
小撇步
1. 紫蘇儘量挑選正反葉面、葉梗均為紫紅色的品種。
2. 去苦水時,可用綿布袋或洗衣袋來裝籮蔔,若沒有適當重物(如石頭),可用5~10公升大桶瓶裝水代替。
3. 蘿蔔乾吃完後若有剩餘湯汁,加熱水沖泡飲用,有益鎮咳、止痰、驅風寒。
4. 以天然方法醃製,減糖、減鹽,無添加色素、防腐劑,不擔心攝取過多的鈉,自己動手做,安心健康又衛生。
5. 食材所標示的重量為台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