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鹽滷豆腐

描述
製作豆腐的步驟說繁雜很繁雜,說簡單也很簡單,有趣的是中間產出的副產品有夠多,多到你覺得親自參與了黃豆的一生。首先黃豆打成汁,過濾煮熟後得到豆漿,豆漿加入鹽滷凝固得到豆花,豆花瀝水後又得到豆腐,更別說那些豆漿放涼過程中凝結在表面的豆皮、豆包,和曬乾後的腐皮、腐竹。
時間
步驟
-
生黃豆清洗過後,泡水一個晚上。
-
泡發的黃豆分批與 2750 毫升的水打成汁,倒入豆漿袋,擠壓濾出豆漿。豆渣可保存做料理或堆肥。
-
生豆漿倒入大鍋,撈出浮沫後以大火煮熟,約需 10-15 分鐘,煮熟的時機可以以氣味辨別。過程中適度攪拌,以防燒焦。
-
煮好的豆漿放涼,當熱氣由向上轉為向兩旁飄散時,就可以倒入鹽滷水。
-
鹽滷水適度與豆漿攪拌,大約來回 3-5 次,無需太多。靜置使豆花成型。
-
豆腐布沾濕,鋪上豆腐模具,將豆漿倒入。
-
將豆腐布的四角依序折起,蓋上蓋子,壓上重物幫助瀝水。
-
依據不同鹽滷水的產品指示,瀝水時間以 10 分鐘至 2 小時為範圍,時間短豆腐水份含量較多,口感較水嫩,時間長水份較少,口感較扎實。
-
瀝水後掀開豆腐布觀察,若覺水份太多,可繼續覆蓋重物瀝水。
-
完成後的豆腐移出模具,小心移除豆腐布。豆腐完成。
小撇步
1. 生黃豆泡發大約需要 4-8 個小時,懶人浸泡法直接泡一個晚上,隔天便可使用。夏天溫度高可能會讓黃豆發酵,可在冰箱內浸泡。泡發的黃豆若不是馬上使用,放入冰箱儲存。
2. 豆渣是素食料理的常見原料,可作煎餅、漢堡排、素肉燥、素肉鬆等,是很好利用的食材,也可以製作堆肥或酵素。
3. 瀝水不夠的豆腐無法成型,此時再重新放入模具,重物按壓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