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Anita 料理日誌
22 食譜 83 粉絲

薑汁撞奶

薑汁撞奶

描述

秋季天涼時很喜歡早餐食用的一道甜品。冷底體質的我吃完會覺的很暖胃且暖呼呼通體舒暢的感受(經期來時特別有感)。秋天常食用...冬冷比較能禦寒,體質會稍微改善 較沒那麼怕冷(個人覺得)。

57 說讚

份量

1 人份

時間

10 分鐘

食材

步驟

  • 煮牛奶加熱溫度設定80度時間約2分鐘。(超過2分鐘小心牛奶溢出)溫度目測大約是鍋邊起泡泡尚未煮到滾狀態

    煮牛奶加熱溫度設定80度時間約2分鐘。(超過2分鐘小心牛奶溢出)溫度目測大約是鍋邊起泡泡尚未煮到滾狀態

  • 薑汁有的人說要新鮮現磨,自己覺得是沉澱的蛋白酶才是成功關鍵。所以冰箱取出要先攪拌一下。(看到便宜老薑買來洗凈晾乾自己磨了一小瓶放冷藏備用想吃隨時可用,剩餘薑泥冰冷凍可烹調使用,顏色芥末綠的原因是沒有削皮。)

    汁有的人說要新鮮現磨,自己覺得是沉澱的蛋白酶才是成功關鍵。所以冰箱取出要先攪拌一下。(看到便宜老買來洗凈晾乾自己磨了一小瓶放冷藏備用想吃隨時可用,剩餘泥冰冷凍可烹調使用,顏色芥末綠的原因是沒有削皮。)

  • 容器內加入薑汁,把熱牛奶快速倒入容器拌勻。早上飲用習慣薑汁和牛奶比例1:20左右。比較不會太辛辣刺激:D 但成品凝固介於半固體與液體之間。就是有成固態但攪拌容易水水的。口感也是入口極化...類似於自製優格沒有很成功時的口感~

    容器內加入汁,把熱牛奶快速倒入容器拌勻。早上飲用習慣汁和牛奶比例1:20左右。比較不會太辛辣刺激:D 但成品凝固介於半固體與液體之間。就是有成固態但攪拌容易水水的。口感也是入口極化...類似於自製優格沒有很成功時的口感~

  • 接著蓋上蓋子,以免溫度太低無法凝固。等待至少5分鐘以上...(這次等有8分鐘..等待時間先做其他事畢竟早上要跟時間賽跑)

    接著蓋上蓋子,以免溫度太低無法凝固。等待至少5分鐘以上...(這次等有8分鐘..等待時間先做其他事畢竟早上要跟時間賽跑)

  • 喜歡辣一點口味 薑汁牛奶比例隨意調整也可以 或試試1:10左右 凝結力更佳,切記溫度也是成功關鍵。溫度約70~85度之間比較容易成固態。會固態的原因於薑汁蛋白酶會與牛奶酪蛋白產生化學反應開始分解蛋白質成固體,使人體更有效吸收養份。

    喜歡辣一點口味 汁牛奶比例隨意調整也可以 或試試1:10左右 凝結力更佳,切記溫度也是成功關鍵。溫度約70~85度之間比較容易成固態。會固態的原因於汁蛋白酶會與牛奶酪蛋白產生化學反應開始分解蛋白質成固體,使人體更有效吸收養份。

  • 嗯!看起來挺像優格的^_^

    嗯!看起來挺像優格的^_^

小撇步

蛋白酶含量高、溫度是成功關鍵。
薑汁蛋白酶比例高口味會比較辛辣,容易成功,另外溫度太高,太低也不行。自己經驗是80度左右剛剛好,口感溫溫的好吃!還有通常老薑的蛋白酶成份會比較多相對也較辛辣,牛奶的酪蛋白濃度含量有10%以上與蛋白酶產生反應會形成固態,所以牛奶記得買全脂的!想要風味更好能加煉乳喔~

7,955 瀏覽
avatar
Anita 料理日誌 22 食譜 83 粉絲

喜歡懶人料理,以防我的懶人模式開啟... 曾經外食多年的自己到現在喜愛料理時光是一種能照顧自己 照顧他人的小確幸 也是種平凡中的幸福 簡單 開心 分享 他人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義大利麵 早餐 小黃瓜 酸辣湯 家常菜 炒麵 麻婆豆腐 南瓜 滷肉 瓜仔肉 香菇雞湯 粽子 馬鈴薯燉肉 四季豆 糖醋排骨 地瓜 番茄炒蛋 娃娃菜 排骨 蕃茄燉牛肉 雞蛋豆腐 打拋豬 玉米濃湯 番茄 涼拌小黃瓜 湯麵 馬鈴薯 雞胸肉 鮭魚 櫛瓜 竹筍 菠菜 炒飯 白菜滷 雞肉 蒸蛋 台式泡菜 花椰菜 三杯雞 豆腐 低脂高蛋白 杏鮑菇 高麗菜 金針菇 糖葫蘆 餅乾 雞湯 高麗菜飯 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