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菊水粄佐芋香腐乳

描述
「水粄」對於早期農村社會的客家人而言,是日常生活中的點心,也是餵養小孩的最佳副食品,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磨製。
隨著時代的變遷,客家粄食流經各地,也吸取了不同的風土民情。因此,銅鑼當地的婆婆媽媽們便會利用在地所種植的「杭菊」融入飲食當中,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常飲食杭菊可清心、消暑氣。而中醫研究更指出,菊花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潤喉等益處。
份量
時間
食材
步驟
-
先將杭菊加600毫升滾水沖泡備用;再將在來米粉、玉米粉及鹽加500毫升冷水調勻備用。
-
接著將泡好的菊花茶過濾倒入粉漿水中一起拌勻。
-
然後將調和好的粉漿水以小火加熱扮煮至微濃稠後離火,繼續攪至糊狀。
-
再倒入鋁箔盒或碗中(約8分滿),起一蒸鍋以大火炊蒸至熟(約30分鐘)即可起鍋,置涼後再切塊。
-
此時可利用蒸水粄的時間來製作配料及醬料。 先將香菜、蔥及蒜,切末備用;然後將蘿蔔乾泡水、去除鹹味,再撈起、瀝乾、切碎;接著起油鍋,先放入蒜末爆香,再加入碎蘿蔔乾拌炒至水份收乾後關火。
-
-
而醬料則是將芋香豆腐乳、辣椒醬、糖和米酒,倒入果汁機一起攪勻後就完成了,非常簡單 !
-
最後將杭菊水粄淋上醬料&配料即可盛盤上桌囉 !!
-
購買杭菊時請認明包裝袋上之銅鑼產地團體商標(通過農藥零檢出),杜絕劣質進口杭菊混充,以確保台灣在地安心農產。因此我們選用苗栗縣銅鑼鄉所產的杭白菊(台灣杭菊1號)、芋香豆腐乳、自製有機辣椒醬、蔗糖蜜及客家蘿蔔乾。
小撇步
1.可將泡過水的杭菊去蒂,留下花瓣,混入米漿中一起炊蒸。
2.若醬料過於濃稠,可酌量加入少許菊花茶一起攪拌。
3.另可以「傳統米漿」代替「現成粉漿」,先將在來米洗淨、泡水6小時後瀝乾,以1杯泡水在來米:1杯水的比例,一起放入調理機磨成米漿後,過篩倒入鋼盆中加玉米粉拌勻,再接續步驟2作法。
4.芋香豆腐乳,利用芋頭混入豆漿中再發酵,無人工色素、口感綿密、風味香濃。可當沾醬、調味料或是配稀飯都很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