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Dr. Cook
49 食譜 131 粉絲

農夫馬鈴薯餃

農夫馬鈴薯餃

描述

這個餃子是奧義邊界南蒂羅農家的家常餃。餃子皮加雞蛋、內餡為馬鈴薯泥,吃起來很有飽足感。吃奶蛋素的朋友也可以吃喔!這裡的材料我做了20個餃子。這裡的食譜是當地農家的吃法。想了解更多關於這個農夫餃的故事,歡迎光臨www.facebook.com/drcookde

190 說讚

食材

內餡
餃子皮

步驟

  • 馬鈴薯去皮以開水煮熟煮軟後,放入一大碗中壓成泥稍微放涼(不要完全冷掉),再放入切碎的巴西利、Quark、鹽,以湯匙拌勻後備用。

    馬鈴薯去皮以開水煮熟煮軟後,放入一大碗中壓成泥稍微放涼(不要完全冷掉),再放入切碎的巴西利、Quark、鹽,以湯匙拌勻後備用。

  • 將餃子皮的材料放入一大碗中,水先從少量加起,不夠再每次多加一點,直到所有材料揉成一光滑麵糰後用擀麵棍擀平,再用圓口玻璃杯(這裡用的直徑約7cm) 印出餃子的形狀。這裡的材料總共印出20個餃子皮。

    將餃子皮的材料放入一大碗中,水先從少量加起,不夠再每次多加一點,直到所有材料揉成一光滑麵糰後用擀麵棍擀平,再用圓口玻璃杯(這裡用的直徑約7cm) 印出餃子的形狀。這裡的材料總共印出20個餃子皮。

  • 將適量材料1放入餃子皮中,像包水餃一樣包起來,即完成。

    將適量材料1放入餃子皮中,像包水餃一樣包起來,即完成。

  • 煮開適量的水,放入餃子。等餃子浮起來後、加入些許橄欖油、碎巴西利及蔬菜高湯粉及鹽調味(因為馬鈴薯較沒味道,所以鹽量放較多)即完成。

    煮開適量的水,放入餃子。等餃子浮起來後、加入些許橄欖油、碎巴西利及蔬菜高湯粉及鹽調味(因為馬鈴薯較沒味道,所以鹽量放較多)即完成。

  • 若包完餃子後有剩下的馬鈴薯泥,可以在一小湯鍋熱一小匙油,放入切碎的洋蔥炒香後,放入馬鈴薯泥稍微炒一下、將馬鈴薯泥攪開,然後加入一半的水攪勻(比方說,剩下100g馬鈴薯泥即加入50ml的水),以中火煮開後再燜煮一會兒,再加入鹽巴及胡椒調味,就成為素食的馬鈴薯濃湯。

    若包完餃子後有剩下的馬鈴薯泥,可以在一小湯鍋熱一小匙油,放入切碎的洋蔥炒香後,放入馬鈴薯泥稍微炒一下、將馬鈴薯泥攪開,然後加入一半的水攪勻(比方說,剩下100g馬鈴薯泥即加入50ml的水),以中火煮開後再燜煮一會兒,再加入鹽巴及胡椒調味,就成為素食的馬鈴薯濃湯。

小撇步

1.這裡的湯餃味道較清淡。如果口味較重的朋友,不想煮湯餃,也可以在餃子煮熟後撈起,淋上熱過的紅醬,也很美味! (因為內餡有巴西利,所以不用青醬)
2.馬鈴薯建議選用吃起來較綿的。
3.Quark是德語區特有的乳製品。若沒有此項材料,可以試試crème fraiche或cream cheese,目的是讓馬鈴薯泥具黏性。

1.1 萬 瀏覽
avatar
Dr. Cook 49 食譜 131 粉絲

這裡的食譜是我的德國廚房家常菜,也希望分享給大家德國人都吃什麼。www.facebook.com/drcookde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糖葫蘆 蒸蛋 瓜仔肉 酸辣湯 番茄炒蛋 餅乾 早餐 炒飯 蕃茄燉牛肉 滷肉 雞肉 四季豆 雞湯 白菜滷 茄子 湯麵 粽子 低脂高蛋白 金針菇 地瓜 涼拌小黃瓜 菠菜 馬鈴薯燉肉 三杯雞 番茄 炒麵 高麗菜 家常菜 花椰菜 打拋豬 高麗菜飯 雞蛋豆腐 櫛瓜 雞胸肉 竹筍 玉米濃湯 南瓜 義大利麵 香菇雞湯 馬鈴薯 糖醋排骨 排骨 娃娃菜 麻婆豆腐 台式泡菜 豆腐 小黃瓜 鮭魚 杏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