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疙瘩(家常)

描述
媽媽最常煮的家常麵食,麵疙瘩可以煮湯麵、可以炒麵疙瘩、可以榨醬拌麵疙瘩...等,任何你喜歡的方式,都可以搭配麵疙瘩來吃,因為麵疙瘩不用太辛苦的揉麵,所以作為家常菜色,可以讓媽媽們快速的簡單煮一餐,有些朋友可能不會煮搭配麵食的湯,下面也會簡單的解說,怎麼去煮一個好吃的湯頭。
很多人做麵疙瘩,會揉的稍微光滑成團,撥成一片一片,我們家叫做麵片,不是疙瘩,疙瘩不能成團,表皮才會一粒一粒不規則,像是疙瘩。
份量
步驟
-
麵粉加適量的鹽巴攪勻。
-
加入一顆蛋。
-
慢慢地加水並攪拌均勻。
-
呈現黏稠棉絮狀即可,不用揉麵到光滑,煮出來會很硬。
-
封膜醒麵20鐘。
-
水滾後,把麵糊弄成塊狀,多大塊自己斟酌。
-
*煮滾定型後撈出備用。(不用全熟透) *我不希望湯變稠所以分開煮,如果你不介意也可以直接用湯來煮麵疙瘩。
-
其他喜歡的食材要先處理,肉類要醃製、香菇要泡開、蔬菜洗乾淨切一下...等。
-
-
*高湯加水1:1,放入剛剛炒肉剩下的油,放多少自己決定喔! *這裡可以放調味醬油,最好是日式淡一點的醬油。 *希望湯是白色,那就放鹽巴跟鮮味炒手類的東西。
-
有增加香氣或甜味的食材,這裡也一起放進去中火熬煮。
-
放入麵疙瘩熬煮至透。(怎麼知道熟了沒?試吃嚕!)
-
放入備用的肉和青菜,煮滾。
-
起鍋,點一些烏醋和辣椒油,好吃。
小撇步
湯麵類的湯頭,主要架構就是,香氣(調味油),鹹味(調味的醬油或是鹽巴、味精),鮮味(高湯),所以只要這三種加起來味道就不會太差,你可以買市售的,也可以自己搞工的熬煮高湯,熬煮醬油,做蔥油,就看你自己想要怎麼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