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小餐包(手揉版)

描述
家裡沒有攪麵糰的機器,嘗試手揉,看著成品發酵長大,烘烤時慢慢上色,療癒又感動。
步驟
-
材料大集合!
-
調理盆放入麵粉後,加入細砂糖、鹽、速發乾酵母(這三樣東西先分別擺在不同的位置),然後打入一顆雞蛋。
-
接著加入冰鮮奶,開始用一支長湯匙垂直攪拌所有材料,後來會開始有點手酸需要出力,一直至照片看到的這種均勻淡黃色,此時一指觸摸很黏手。
-
取出麵糰,如照片,看起來很黏手,放桌上,開始如洗衣手法,將麵糰用手(用身體力量去壓、推會比較省力)往前推開,再疊合。這時候的麵糰如一盤散沙,黏得桌上一團亂,可用刮板輔助,將黏在桌上的麵糰刮起來集中疊合。
-
推個幾次會發現真的不好操作(桌上依然沾黏很多小麵糰)。索性自己發明以下操作法:將麵糰集合抓起,在左右兩手間,不停反覆拉長、結合的動作;一下左右拉開再用力壓合,一下子換姿勢上下拉開再雙手壓合,有點像洗撲克牌的手勢,操作速度要快(因為沒人幫我照相,所以照片中只看見一隻手,但另一端的手跑去拍照了😂)
-
用步驟5的左右手操作法,慢慢的感覺麵糰稍微沒那麼黏手(麵團比較緊實些)且可以稍微拉出如圖薄膜後(這時候其實也還是有些黏手),加入放室溫有些軟化的無鹽奶油(手指頭按下,有凹進去的痕跡就可以了),用手搓揉和麵糰融合均勻。
-
再次開啟洗衣模式揉麵團,麵糰慢慢會變得有些黏手,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灑一點點高筋麵粉當手粉。
-
慢慢地麵糰比較不黏手了(判斷標準:將麵糰丟桌上後,雖然依然有點黏桌,但是可以整坨一起拉起),這個時候大概整圓壓扁,然後像包湯包一樣,先折起一角,然後順著一圈重覆同樣的動作,最後底部會有一個收口。
-
將收口朝下,上方就是光亮的表面,用手輕輕順時針原地稍微滾動畫小圓,整成球狀。
-
調理盆底部和側邊抹上薄薄一層食用油後,放入麵糰。盆上方蓋濕布維持濕度,室溫發酵60分鐘(第一次發酵)。
-
發酵完後,平均分成10等份。
-
每一等份稍微揉圓壓扁後,進行包湯包手法,一樣收口朝下整圓,並擺在放了烘焙紙的烤盤上。
-
烤箱先用發酵功能預熱好。烤盤上每個小圓間的空隙大約是麵糰直徑的一半(或4分之3),然後擺上一杯溫水(手指探入,溫中帶微微熱的感覺)。放入烤箱,用發酵功能發酵50分鐘(約40度左右,此為第二次發酵)。
-
取出發酵完的麵糰,漲了2倍大,用篩網平均灑上些高筋麵粉,就可以放進以180度預熱好的烤箱。
-
先用上下火180度烤10分鐘。
-
接著麵包上覆蓋鋁箔紙(防上色太深),用上火180度、下火170度烤7-8分鐘後,悶上1分鐘就可取出成品。
-
成品於架上放涼後,放入袋中封口保存,現吃或放到隔天吃各有風味。成品非常鬆軟可口喔!
-
早餐時間可以剖開夾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如生菜、火腿等),也很美味。
小撇步
1.鮮奶的用量不急著120克全部加入,可以先留一點點最後再決定要不要加。以免麵糰過份濕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