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粿粽/粄粽 大解析 (詳細影片解說)
份量
時間
食材
-
110 g
-
180 g
-
100 g
-
80 g
-
50 g
-
240 g
-
40 g
-
120 ml
-
1/2 茶匙
-
3大匙
-
2大匙
-
1茶匙
-
2茶匙
-
600 g
-
22.5 g
-
100 g
-
50 g
-
550 g
步驟
-
-
-
加入香菇丁、蝦米炒香,再加入豬絞肉,炒至肉末顏色變白(7-8分熟)。
-
加入豆干、菜脯丁拌炒均勻後將所有調味料加入,調味依照自己喜好做調整喔!這邊因為要配合外皮一起食用,所以鹹度稍微比較鹹唷!
-
讓味道以中小火煮進食材中,直到收汁即可起鍋放涼。
-
等待內餡放涼的同時製作外皮! 將所有乾粉料加入大碗中拌勻,一定要攪拌均勻喔!!
-
加入水揉勻,因為使用【粉 ‧ 常料理】冷醬專用粉的關係,只要加入常溫水就可以成糰,不用額外做粿粹,省時又方便~
-
分成小糰,每糰約65 g,即可包餡。
-
將糰壓成扁平狀,包入餡料及鹹蛋黃,捏起成糰,表面抹上油備用。
-
粽葉部分是使用乾粽葉洗淨後泡熱水1小時取出,稍微溪乾表面水分就能使用喔~ 先選擇2片大小差不多的粽葉,梗與梗相對。
-
粽葉對折,對折處約粽葉1/4處。
-
折後順勢將粽葉往內180度轉,形成一個漏斗狀,底部摺痕就會自動往上折,變成扎實的底部。
-
折完粽葉後,將包好的糰放入並壓緊實。
-
將左手扣住粽身,右手將葉子蓋上形成平面底部,用右手的中指與大拇指將粽葉闔向粽身(紅色箭頭方向),右手順勢將凸出的粽葉順平,並折向粽身。
-
將棉線纏繞2圈拉緊打結後再打上活結,就可以準備放入電鍋中。
-
放入電鍋,外鍋倒入2杯半的水量,蒸30分鐘,熱騰騰的粿粽就完成了!!!
小撇步
包好的糰表面抹上充分的油,蒸好時就不會黏在粽葉上,粿粽本身就會完整地被取出喔!
想看完整影片請上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JirfdrDS8&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