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殼黃

描述
蟹殼黃是江南的小糕餅,上海蟹殼黃應該是台灣比較令人熟悉的一種.名稱常常讓人誤會,餅裡頭包著螃蟹的蟹黃,其實只是它的外型如同煮熟的蟹殼,所以才有此稱,材料就是麵粉,油脂,與細蔥而已. 作法非常簡單,也不需太複雜的工具,而且,短短1個多鐘頭就可享受到成品,與小朋友一起作,很開心.
熱量
食材
步驟
-
先做麵皮,將240g麵粉加入糖,酵母,少許鹽放於大碗中,加入180CC水,用筷子攪勻,再放於桌上,用手揉麵糰約5分鐘,揉成團狀.放於碗中.蓋上保鮮膜放置20-30分鐘
-
再做油酥,將120g麵粉,加入1/3杯沙拉油,香油(提味),用雙手慢慢將麵糰揉成泥狀,若是太軟,可以放於冰箱
-
將步驟1的麵皮桿成長方形狀,將步驟2的油酥平均壓平於麵糰中央
-
將麵糰的4邊,由外向內摺,將油酥包在裡面
-
用桿麵棍將麵糰桿成長方形
-
將趕好的長方形麵糰,摺3摺,再重複桿平,再摺3摺,這時,您或許會發現,外皮有破,中間油酥會出現,沒有關係,並不影響成品
-
再一次桿平後,用捲的方式將麵糰捲起來
-
將麵糰分為24等分,放置10分鐘
-
-
將麵糰用手壓,或用桿麵棍桿成約直徑7-8公分的大小,像包小籠包一樣的方式,將蔥花包入中間,收尾的地方朝下
-
上面平滑的部份,先沾糖水,再沾白芝麻
-
平放於烤盤上,烤箱預熱190度C
-
烤18-20分鐘,誠品就完成了,歪七扭八的是小朋友做的,雖然不好看,成品的味道與圓形的,可一點都沒有差異,酥度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