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南部粽-紅蔥肉燥【牛頭牌端午好香拌】

描述
記得小時候每逢端午,吃的粽子都是阿嬤及媽媽親手做的,大塊軟嫩的滷肉配上鹹香的蛋黃,還有那粽子一定要有的獨特香氣—紅蔥酥!
只是紅蔥酥製作過程並不簡單,切紅蔥頭時可能就會淚流滿面,小火翻炒時可能會鍛鍊出二頭肌(我家包的粽量頗大),雖然最後成果相當美味,心中不免嘀咕這也太辛苦了吧~~
這次運用牛頭牌紅蔥肉燥,除了不必辛苦的製作紅蔥酥油,更少掉許多瓶瓶罐罐的調料,非常輕鬆地就做出了記憶中的古早味肉粽!
份量
時間
食材
步驟
-
食材大集合。長糯米洗淨後泡水6hr.以上。花生米先泡水約3hr.,再以電鍋蒸軟(內鍋水蓋過花生米,外鍋放半杯水)。香菇、乾蝦仁及菜脯都先泡過水備用。
-
粽葉買回後,先用菜瓜布稍微刷洗表面,再以水煮2~3mins後擦乾。將蒂頭及尾巴修剪一下,方便包粽子作業。
-
熱鍋放入牛頭牌紅蔥肉燥。
-
將乾蝦仁及菜脯放入翻炒一下,之後撈出備用。
-
原鍋放入五花肉及香菇翻炒。
-
待豬肉變色後,放入水及鹽,蓋上鍋蓋,悶煮約10mins,將豬肉及香菇撈起備用。市場買肉時跟老闆說包粽子用,老闆會很貼心地幫你切好大小。
-
-
將兩片粽葉頭尾相反互疊,摺成漏斗狀,放入些許糯米及花生米。記得平滑面是內側,用來包粽才不沾黏。
-
接著放入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或栗子)、乾蝦仁及菜脯等料,蓋上糯米及花生米,稍壓緊實,左手要緊緊維持粽子的形狀,但不能太過用力,右手將上方粽葉往下折,做出角的形狀,之後將多餘的粽葉往左或右折。
-
再用棉繩緊繞兩圈綁結即可。所謂的緊是讓粽葉不鬆掉維持三角形狀即可,若過緊煮的時候可能會爆餡。
-
燒一鍋水,待水滾後放入粽子,確保水能蓋過粽子,悶煮約40mins~1hr.就可取出晾乾。
-
利用牛頭牌紅蔥肉燥,非常輕鬆地就完成了古早味肉粽,可以好好過個端午節。
小撇步
快來看看料理達人們,如何運用牛頭牌紅蔥肉燥/沙茶炸醬/香椿炸醬變出料理的好味道,請上活動網站: http://bit.ly/1o1y4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