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PJ
PJ
37 食譜 35 粉絲

<PJ> 冬季當令。麻油南瓜麵線

<PJ> 冬季當令。麻油南瓜麵線

描述

  現在正值盛產期的南瓜在市場上的價格越來越平易近人了,50元銅板竟然就搬回了不大不小的5顆!! 正好就拿來煮暖呼呼的料理!

179 說讚 1 一起做

食材

步驟

  • 南瓜洗淨皮、仔都不去掉(皮有營養且連皮吃不易脹氣;仔保留可以增加口感,煮好以後連殼可以吃)切片備用(建議厚度在1~1.5公分口感較好,我的爐子火弱所以切薄片)。芹菜洗淨切小丁備用(沒有芹菜可用西洋芹代替)。乾香菇泡開切絲、蝦皮洗淨備用;蒜苗洗淨切末備用(我手邊沒有就沒加,但是加了會比較好吃有香氣)。

    南瓜洗淨皮、仔都不去掉(皮有營養且連皮吃不易脹氣;仔保留可以增加口感,煮好以後連殼可以吃)切片備用(建議厚度在1~1.5公分口感較好,我的爐子火弱所以切薄片)。芹菜洗淨切小丁備用(沒有芹菜可用西洋芹代替)。乾香菇泡開切絲、蝦皮洗淨備用;苗洗淨切末備用(我手邊沒有就沒加,但是加了會比較好吃有香氣)。

  • 起鍋放一匙麻油爆香蝦皮、香菇、芹菜,依序放或同時丟進去都可以,我個人喜歡後者作法省時省力。

    起鍋放一匙麻油爆香蝦皮、香菇芹菜,依序放或同時丟進去都可以,我個人喜歡後者作法省時省力。

  • 香氣炒出來以後,加進南瓜片並盡量均勻鋪開使受熱程度可以平均縮短烹調時間,同時加進3杯水,讓水量稍微半淹南瓜,蓋上鍋蓋中小火悶煮5~7分鐘。

    香氣炒出來以後,加進南瓜片並盡量均勻鋪開使受熱程度可以平均縮短烹調時間,同時加進3杯水,讓水量稍微半淹南瓜,蓋上鍋蓋中小火悶煮5~7分鐘。

  • 或者觀察鍋內已煮至開始呈現金色湯汁即可開始下一步驟(如果爐火力道足夠,觀察至金黃色湯汁時就可以了,不必真的等5~7分鐘,時間越久南瓜的口感會越軟爛;當然,喜歡軟爛口感者另當別論)。

    或者觀察鍋內已煮至開始呈現金色湯汁即可開始下一步驟(如果爐火力道足夠,觀察至金黃色湯汁時就可以了,不必真的等5~7分鐘,時間越久南瓜的口感會越軟爛;當然,喜歡軟爛口感者另當別論)。

  • 將半把麵線用手直接折成3~4段再均勻鋪開在南瓜上,以避免煮好後麵線過長糾結不好夾食。同時再加一杯水入內,蓋鍋蓋,中火續煮至二次水滾。

    將半把麵線用手直接折成3~4段再均勻鋪開在南瓜上,以避免煮好後麵線過長糾結不好夾食。同時再加一杯水入內,蓋鍋蓋,中火續煮至二次水滾。

  • 加入蒜苗、麻油、胡椒粉,然後將所有食材翻拌均勻。關火,以餘溫悶一下讓蒜苗變色熟透即可盛盤上桌。

    加入苗、麻油、胡椒粉,然後將所有食材翻拌均勻。關火,以餘溫悶一下讓苗變色熟透即可盛盤上桌。

小撇步

1. 麵線各大超市都可以買到,但是想要吃起來有Q彈口感的還是到傳統市場買比較好。而且傳統麵線通常都已經含鹽分,所以此次料理上不加鹽,如果烹調好後覺得味道不夠再自行增加調整即可。
2. 麵線泡在湯汁裡跟米粉一樣會不斷吸水,所以盡量在一餐內將這道菜色吃完,麵線才不會泡爛變糊。同理,如果喜歡湯汁多、口感較軟的麵線,那下麵的同時可以直接加兩杯的水量,煮起來就會類似麵線糊的樣子了。

1.9 萬 瀏覽
avatar
PJ 37 食譜 35 粉絲

中段班七年級生。從小愛吃又愛進廚房瞎攪和,國中開始自己煮便當,最神奇的紀錄是高中一天得準備三個便當一起上學,莫名其妙地餵養了班上一群食客。 偶然發現[愛料理]的一片天地,正好來記錄下又私自在廚房裡搞怪了些什麼~ 也許可以證明一下七年級生絕對不是只會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嬌草莓呀!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餅乾 義大利麵 雞胸肉 家常菜 瓜仔肉 糖葫蘆 台式泡菜 炒麵 櫛瓜 竹筍 麻婆豆腐 娃娃菜 地瓜 涼拌小黃瓜 金針菇 雞湯 番茄 蕃茄燉牛肉 杏鮑菇 粽子 茄子 南瓜 炒飯 排骨 馬鈴薯 蒸蛋 酸辣湯 高麗菜 三杯雞 湯麵 白菜滷 糖醋排骨 雞蛋豆腐 花椰菜 玉米濃湯 香菇雞湯 菠菜 豆腐 早餐 鮭魚 打拋豬 馬鈴薯燉肉 雞肉 小黃瓜 高麗菜飯 四季豆 低脂高蛋白 滷肉 番茄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