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喜燒

描述
終於又到了吃鍋的季節啦~
雖然說台灣人愛吃鍋不分季節,但現在冷冷的天還是想要來吃個鍋暖暖身。
並且,吃鍋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吃到很多的蔬菜與肉片。
只要沾醬控制的好、不喝湯與不要吃太多火鍋料,其實吃鍋是頗健康的。
今天介紹的這道壽喜燒,又名乾的火鍋,不喝湯,
當菜配飯吃也非常合適喔~
步驟
-
蒟蒻先用水燙過,去除異味
-
洋蔥去皮切絲、菇類用手掰成絲,豆腐切片備用
-
取一平底鍋,先加一大匙油把豆腐煎香後再放入肉片一樣煎香。 (正統壽喜燒是使用牛的油脂,但台灣不好取得,所以用植物油來煎更健康。 並且一樣把肉片煎過,除了肉片會比較香,也把肉的油脂與香味融入鍋中,更有風味)
-
把煎好的豆腐與肉片移到鍋邊,用剩下的空間炒香洋蔥後, 熗入醬油,香味出來後,再倒入味霖與水淹至約鍋深的一半高度,煮至水滾。
-
水滾後試一下味道,不夠鹹可以補點普通醬油或是鹽,不夠甜就再加點味霖。 把火轉小,再把剩下的材料排/放入鍋中煮熟後即可食用~
-
壽喜燒的味道鹹鹹甜甜,基本上是要配飯吃的。 正統的吃法是把生蛋打入碗中打散,再把煮好的材料沾生蛋吃。 這就看個人喜好,並不強求。
-
把材料鋪在飯上,就是壽喜燒丼。 或是把飯放入吃剩的湯汁中,煮成粥,再打顆蛋花淋上去與加些蔥花,那滋味更是銷魂~
小撇步
更多步驟圖片網誌版:
http://rinrin1026.pixnet.net/blog/post/116709302
力力隨意煮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liscooking
以上材料我不是故意要寫的這麼籠統,因為大家喜歡吃的東西不一樣,有人不吃牛的話可以用豬肉片取代。傳統壽喜燒要用日本大蔥但台灣不好買所以我用洋蔥取代。另外烤過的板豆腐,我改用鍋煎蛋豆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