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正點」老式香港桃酥餅乾

描述
小時候,世界似乎是圍繞著那些無法企及的甜食在旋轉。
之前聽外婆講我媽媽小的時候,她會不停地來回走動…眼睛盯著油紙包裡面的金棕色餅乾,就像它們是彩虹盡頭的一包金子。金黃色散發著濃郁香氣,有著鬆脆口感的…桃酥。
現在那些傳統老式的點心店越來越少了,有一次我在蘇州看到一家,小小的細條形的迷你門店,他們把餅乾和糕點整齊地堆放在櫃檯的玻璃窗戶後面,前面貼著小紙牌,介紹了各種點心的餡料和味道,按照重量計價。
步驟
-
我想起去年,有一次在外婆家,媽媽也是盯著茶几上的一盒桃酥。 晚上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當時真的好想吃哦。 :-D
-
配方來自《China: The Cookbook》,作者是一對香港夫婦。成品口感不是酥的掉渣的綿糯感,而是酥中帶脆。 很好吃。 正宗的桃酥需要豬油來製作,用黃油不會影響口感,味道上多了一份奶香。 如果加入核桃,請確保用擀麵杖碾壓的較碎。 這些桃酥餅很適合搭配綠茶、冷牛奶或黑咖啡。 :-D
-
把常溫軟化的無鹽黃油(並非融化成液態)、砂糖和紅糖放入一個大碗裡。手持打蛋器低速攪打均勻,無需打發,質地順滑均勻,奶油狀即可。
-
雞蛋打散,加入1大勺蛋液(剩餘的留著)。繼續攪拌直到完全混合。
-
另一個大碗混合麵粉、泡打粉、小蘇打和鹽,拌勻。講究的過篩。
-
將麵粉混合物倒入糖油糊裡,抄底翻拌、切拌直到成團。不要過度攪拌。
-
加入核桃碎(如果用的話)。 *可以切碎,再用擀麵杖黏細碎。或者攪拌器機器攪打。
-
烤箱預熱180℃。 麵糊分團9個,每個約25g,搓圓後隔開放在烤盤上。
-
用大拇指朝下按凹一個洞。邊緣開裂是正常的。如果整個散開就拿起來揉圓再按壓。
-
剩下的蛋液加入1小勺的清水,混合均勻後,刷薄薄一層,再在中心撒上黑芝麻。
-
180℃ 烘烤大概18-20分鐘,直至上色滿意。看著它自己攤開,自然開裂。
-
取出,讓桃酥留在烤盤上冷卻5分鐘後再移至晾涼架上直至完全冷卻。密封保存。
小撇步
01.麵糊正確的狀態應該是細膩柔潤、不粘手。
02.出爐第二天回油後味道更好。
03.白砂糖和紅糖(綿白糖)之間的比例可以略調,砂糖讓口感脆,紅糖和綿白糖讓口感更糯。喜歡更酥鬆的口感用低粉,或者中粉調換20g的玉米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