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燒(お好み焼き)-海鮮口味

描述
算是一道適合人少時候簡單作、簡單吃的料理。因為居家料理不會像商家一樣有大型鐵板,一次可以料理許多份,所以份數變多的時候,可能會花上許多的時間唷。
份量
時間
食材
步驟
-
製作麵糊,基本上麵粉可用中筋混低筋比例3:1,也可以都用中筋。總麵粉量對水比例1:1,也可以直接用高湯,會比較香。將麵糊的項目混在一起,拌勻沒有結塊即可。
-
拌勻的麵糊可以靜置一段時間,預備其它材料。
-
因為是海鮮風味,所以備好蝦仁、花枝,最簡單的大阪燒就只需要玉米粒、培根即可。 蝦仁、花枝可以先用米酒、薑、鹽先醃過去腥,在炒到7分熟去除多餘的酒味與水分。有花枝的Q彈,口感也會比較好。培根可以對切或是切成3-4段。
-
高麗菜葉洗淨後切成中等長度1-1.5公分寬的小段,如圖所示。因為高麗菜是維持大阪燒蓬鬆與結構的關鍵,盡量要保留到脈的部分。
-
切好的高麗菜稍微去水。
-
找一個盆子,將適量的配料加入,比例的話可能看個人喜好,適量就好,太大量反而不好弄。
-
加入高麗菜與麵糊,和拌均勻。和拌時,湯匙盡量從底部下去攪上來,維持高麗菜的彈性,不要壓斷脈的結構,那樣大阪燒會太結實沒有膨鬆的口感。
-
和拌到餡料都均勻地沾到麵糊,高麗菜的結構也盡量地維持著。下鍋。如果麵糊不夠的話,可以適量的再加一點。以餡料都拌到麵糊但又不過多流溢為原則。
-
平底鍋加油預熱,大阪燒下鍋後用鍋鏟大致的整理成圓形。以中火偏小慢煎。
-
在頂上加一點麵糊,將培根利用麵糊黏在大阪燒上。帶底面煎熟,整體的大阪燒有一點熟(結構上會比較穩固不會軟軟趴趴的,若是稍微抬起一側能夠維持\型 不會變成漫畫腰的Z自型)即可翻面。煎到兩面金黃焦香,中煎熟透即可。
-
用麵糊黏住培根,就不會在翻面時掉落了。因為過程只要熱傳導,所以大阪燒不宜作的太厚,這樣中心會不容易熟。也不建議為了要熟蓋鍋蓋。因為水氣若無法蒸散,高麗菜會軟掉,口感會很差。
-
起鍋後,塗一層薄博的大阪燒醬(自製簡調番茄醬+烤肉醬比例約為1:1),撒上柴魚片即可!(也可以加一點美乃滋或沙拉醬,但那個熱量有點高,這裡就pass了。) Q彈爽口的海鮮風味大阪燒就完成了!
小撇步
煎大阪燒火不能太大,那樣容易底面焦了但中心還沒熟。因為中文火慢煎,所以每煎一片都會花上一點時間。
配料、麵糊與高麗菜條的量,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實驗看看;攪拌的手法也是要試一下,不能破壞太多葉脈的結構。這道菜簡單容易,但攪拌是撇步,上手了就會從好吃變超好吃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