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白嫩嫩的低筋餐包

白嫩嫩的低筋餐包

描述

低筋麵粉不只可以做蛋糕🧁做麵包也是好軟好嫩好好吃😋

13 說讚

份量

5 人份

時間

180 分鐘

食材

麵糰
餡料

步驟

  • 將「麵糰」中所有乾性食材攪拌均勻

    將「麵糰」中所有乾性食材攪拌均勻

  • 攪拌均勻後可慢慢加入水,先加200ml,若太稠無法成團可再斟酌慢慢加水,將麵糰與水混合至無粉狀為止

    攪拌均勻後可慢慢加入水,先加200ml,若太稠無法成團可再斟酌慢慢加水,將麵糰與水混合至無粉狀為止

  • 將攪拌均勻後的麵糰揉到光滑,不想沾手就放到塑膠袋中。
放進塑膠袋再揉,或是直接用手揉都可以,慢慢揉大約20-30分鐘後,麵糰很明顯變得有彈性且光滑許多,揉到不太黏塑膠袋或手即可,,不會完全不黏,有點黏是沒關係的。(過程中可適時打開塑膠袋確認麵糰情況,若不會像剛開始黏塑膠袋代表有變光滑)

    將攪拌均勻後的麵糰揉到光滑,不想沾手就放到塑膠袋中。 放進塑膠袋再揉,或是直接用手揉都可以,慢慢揉大約20-30分鐘後,麵糰很明顯變得有彈性且光滑許多,揉到不太黏塑膠袋或手即可,,不會完全不黏,有點黏是沒關係的。(過程中可適時打開塑膠袋確認麵糰情況,若不會像剛開始黏塑膠袋代表有變光滑)

  • 檢查麵糰揉好後,將麵糰從塑膠袋倒出來(此時的麵糰可以順利整糰倒出),倒進適當容器,噴大量的水在麵糰表面,蓋上蓋子準備第一次發酵。
第一次發酵:放進冰箱冷藏一夜(12小時以上)或室溫發酵2-3小時
(此次冬天溫度低放冰箱冷藏一晚12小時後,隔天在室溫繼續發酵3小時才長到兩倍大)

    檢查麵糰揉好後,將麵糰從塑膠袋倒出來(此時的麵糰可以順利整糰倒出),倒進適當容器,噴大量的水在麵糰表面,蓋上蓋子準備第一次發酵。 第一次發酵:放進冰箱冷藏一夜(12小時以上)或室溫發酵2-3小時 (此次冬天溫度低放冰箱冷藏一晚12小時後,隔天在室溫繼續發酵3小時才長到兩倍大)

  •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將麵糰分成適當大小,將食材中的「餡料」與麵糰揉均勻,放到舖有烘焙紙的烤盤上,在麵糰表面噴上大量的水,放進密閉空間進行第二次發酵(旁邊可放杯熱水幫助提升溫度並加速發酵)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將麵糰分成適當大小,將食材中的「餡料」與麵糰揉均勻,放到舖有烘焙紙的烤盤上,在麵糰表面噴上大量的水,放進密閉空間進行第二次發酵(旁邊可放杯熱水幫助提升溫度並加速發酵)

  • 發酵完成後將烤箱以170度預熱五分鐘,預熱完成後在麵糰表面上噴上大量的水再放進烤箱開始烘烤。
先以170度上下火烤10分鐘,若有兩個烤盤需將烤盤上下位置對調、並適時噴水,以150度再烤20分鐘(需適時調整溫度及時間,常去噴水並檢查避免烤焦)
烘烤完成後不要立即打開烤箱,以餘溫保溫5-10分鐘再打開。

    發酵完成後將烤箱以170度預熱五分鐘,預熱完成後在麵糰表面上噴上大量的水再放進烤箱開始烘烤。 先以170度上下火烤10分鐘,若有兩個烤盤需將烤盤上下位置對調、並適時噴水,以150度再烤20分鐘(需適時調整溫度及時間,常去噴水並檢查避免烤焦) 烘烤完成後不要立即打開烤箱,以餘溫保溫5-10分鐘再打開。

  • 低筋麵粉做出來的餐包比高筋的更鬆更綿更軟,跟高筋麵粉有嚼勁的口感不同,若喜歡鬆軟綿密的口感可以試試看哦!

    低筋麵粉做出來的餐包比高筋的更鬆更綿更軟,跟高筋麵粉有嚼勁的口感不同,若喜歡鬆軟綿密的口感可以試試看哦!

4,260 瀏覽
avatar
小丸子越吃越瘦的日常 4 食譜 17 粉絲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地瓜 娃娃菜 櫛瓜 菠菜 茄子 杏鮑菇 糖醋排骨 家常菜 雞蛋豆腐 竹筍 花椰菜 香菇雞湯 白菜滷 排骨 涼拌小黃瓜 早餐 高麗菜飯 酸辣湯 炒麵 小黃瓜 台式泡菜 金針菇 餅乾 滷肉 蕃茄燉牛肉 湯麵 南瓜 炒飯 粽子 雞胸肉 鮭魚 高麗菜 雞肉 瓜仔肉 豆腐 糖葫蘆 雞湯 玉米濃湯 馬鈴薯 麻婆豆腐 番茄 低脂高蛋白 蒸蛋 番茄炒蛋 四季豆 義大利麵 馬鈴薯燉肉 三杯雞 打拋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