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ㄚ俊
10 食譜 20 粉絲

茄苳葉蒜頭雞

茄苳葉蒜頭雞

描述

古早味

32 說讚

時間

90 分鐘

食材

步驟

  • 全"雞"洗淨去水淋上"米酒"做全身按摩後抹"鹽"放置10~20分鐘風乾入味備用
"茄苳葉"洗淨去水去蒂(根莖)後取約10片做切絲切條切末都可以(軟化出味用)
"蒜頭"去膜備用(最好是整顆)

    全"雞"洗淨去水淋上"米酒"做全身按摩後抹"鹽"放置10~20分鐘風乾入味備用 "茄苳葉"洗淨去水去蒂(根莖)後取約10片做切絲切條切末都可以(軟化出味用) "頭"去膜備用(最好是整顆)

  • 熱鍋後下"沙拉油"下切好的"茄苳葉"轉中小火炒軟炒出味後下"蒜頭"拌炒一下後關火備用

    熱鍋後下"沙拉油"下切好的"茄苳葉"轉中小火炒軟炒出味後下"頭"拌炒一下後關火備用

  • 煮鍋開水放進"鹽"(成"鹽"水)放進"雞"支轉中小火慢淋熱水川燙成型後取出備用

    煮鍋開水放進"鹽"(成"鹽"水)放進"雞"支轉中小火慢淋熱水川燙成型後取出備用

  • 將先前炒過的"茄苳葉"跟"蒜頭"塞入先前川燙過的"雞"支身體裡

    將先前炒過的"茄苳葉"跟"頭"塞入先前川燙過的"雞"支身體裡

  • 於鍋中放進"粗鹽"鋪平(放約半根手指頭厚度)

    於鍋中放進"粗鹽"鋪平(放約半根手指頭厚度)

  • 再於鋪好的"粗鹽"上排好"茄苳葉"(約8~10葉左右)
再放進"雞"支於鋪好的"茄苳葉"上面中間位置

    再於鋪好的"粗鹽"上排好"茄苳葉"(約8~10葉左右) 再放進"雞"支於鋪好的"茄苳葉"上面中間位置

  • 再於"雞"支上放"茄苳葉"(約8~10葉左右)覆蓋住
再放進"粗鹽"覆蓋住讓其不透氣以達悶煮效果
再蓋上鍋蓋開小火進行悶煮

    再於"雞"支上放"茄苳葉"(約8~10葉左右)覆蓋住 再放進"粗鹽"覆蓋住讓其不透氣以達悶煮效果 再蓋上鍋蓋開小火進行悶煮

  • 經過大約45分鐘左右小火悶煮後"鹽"會成結晶體(乾枯成塊)
打開鍋蓋以竹筷插進"雞"支做測試是否熟透(熟透竹筷會不需特別出力就能夠穿透過"雞"身)
悶煮久一點讓其更軟爛更入味更好吃
如果測試成功把上層結晶"粗鹽"移開後慢慢打開軟爛變色的"茄苳葉"取出"雞"支

    經過大約45分鐘左右小火悶煮後"鹽"會成結晶體(乾枯成塊) 打開鍋蓋以竹筷插進"雞"支做測試是否熟透(熟透竹筷會不需特別出力就能夠穿透過"雞"身) 悶煮久一點讓其更軟爛更入味更好吃 如果測試成功把上層結晶"粗鹽"移開後慢慢打開軟爛變色的"茄苳葉"取出"雞"支

  • 取出後"雞"支胸口處的黑色是"茄苳葉"黏在上面(家庭式爐火為中間受熱而形成)
只需把黑色"茄苳葉"拿去掉就完成了

    取出後"雞"支胸口處的黑色是"茄苳葉"黏在上面(家庭式爐火為中間受熱而形成) 只需把黑色"茄苳葉"拿去掉就完成了

小撇步

茄苳葉為茄苳樹葉(有名的金城武樹)
茄苳葉子最好使用紅骨茄苳葉(紅根)
茄苳葉子越老越粗越有味道(越好吃)
茄苳葉子越小越嫩越有酸味(不好吃)
茄苳葉可食用其味道苦澀(我超愛吃)
茄苳葉蒜頭雞最好的吃法是土窯悶煮法
悶煮能讓茄苳葉完全出味入味於雞支裡
最後一句茄苳葉對身體很好其功能多多

8,598 瀏覽
avatar
ㄚ俊 10 食譜 20 粉絲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湯麵 小黃瓜 雞肉 糖葫蘆 低脂高蛋白 三杯雞 白菜滷 義大利麵 雞胸肉 馬鈴薯燉肉 酸辣湯 雞湯 雞蛋豆腐 蕃茄燉牛肉 花椰菜 涼拌小黃瓜 杏鮑菇 高麗菜 炒飯 四季豆 高麗菜飯 家常菜 茄子 蒸蛋 番茄 鮭魚 麻婆豆腐 台式泡菜 馬鈴薯 早餐 炒麵 香菇雞湯 竹筍 打拋豬 粽子 瓜仔肉 金針菇 地瓜 娃娃菜 番茄炒蛋 南瓜 豆腐 糖醋排骨 餅乾 玉米濃湯 菠菜 滷肉 排骨 櫛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