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麵食】自家製豆腐捲

描述
我們家的豆腐捲,是真的「捲」起來做的。
外婆有個好朋友在台北市仁愛圓環附近也有開一間小店面,也有賣這款豆腐捲,一樣是用蒸的,而且這間店小有名氣。
除了這間店,我也還沒在別的地方看過跟外婆一樣做法的豆腐捲,但它卻是清爽又好吃的一道麵點。
而且其實不難做呢。
步驟
-
麵皮的做法可以參照#15589,跟水餃皮的麵糰做法幾乎一樣,不同之處在於豆腐捲的麵要比較軟,因此水要比做水餃時再多加一點。
-
-
豆腐大器的捏碎,可直接捏在蔥花盆裡。
-
加點香油、沙拉油(外婆說因為餅是用蒸的,所以加點油不會那麼乾),再加點鹽,然後用手豪邁的攪拌。 攪拌的途中最好隨時嘗一下味道,調整鹽的份量。 豆腐跟蔥都是可以生食的食材,所以直接嘗沒關係的。
-
拌好之後的豆腐餡會像泥一樣的細緻。因為是自己家吃的,就沒那麼厚工加蛋皮跟粉絲之類的食材,純粹只有豆腐跟蔥而已唷。
-
我們家用這種大麵棍來做這種大餅。
-
麵糰桿開,要灑上麵粉再捲起來,這樣容易桿大。其實這樣桿開後也可以切條做麵條喔(不過麵糰的水份要比做水餃還少,太多會沒勁道)。
-
要把麵糰桿到極緻,最好桿開鋪平後最好用麵布抹一抹再捲起來桿,不會沾黏。
-
桿到皮變成這麼薄,就可以開始準備加入豆腐餡。
-
豆腐餡鋪平在麵皮上,開始捲。
-
捲妥後放入蒸籠(因為蒸籠比豆腐捲小,所以切半放入。小時候外婆做更長,是像蚊香一樣繞圈圈擺放)。 蓋上鍋蓋,今天這種潮濕但沒有下雨的晴天,蒸12~15分鐘。關火之後再悶15分鐘,不要馬上開蓋。
-
蒸好之後,它變肥了。
-
然後就可以切塊上桌囉~我們今天還有搭配蘿蔔排骨湯。
小撇步
PS:沒有蒸籠也可以用大同電鍋蒸。外鍋放一杯水應該就OK了。
一般我在市面上看到的豆腐捲,其實應該都是豆腐盒(韭菜盒的變化版),而且90%都是用油煎的。
唯一看到比較類似我們家做法的就是上面說的我外婆老鄉開的小店了。
用蒸的不但不油膩,也好清理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