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米日一里
3 食譜 21 粉絲

米日一里的不敗煮米法

米日一里的不敗煮米法

描述

飯好不好吃,除了品種特性和新鮮程度外,洗米和炊煮方式更是重要。

在這裡我們整理了最重要的關鍵步驟,只要跟著做一定能煮出閃閃發亮的飯!

私房的米水比例:

米:水=1:1.3,
這個比例的飯一般來說會是表面晶亮,吃起來有點滑口但米心還是帶有Q彈。

米:水=1:1.2,
這個比例的飯則是比較粒粒分明,適合用來煮新米或是比較喜歡硬一點口感的人。

65 說讚

份量

2 人份

時間

60 分鐘

食材

Q彈亮晶
  • 1杯(150克)
  • 195克
粒粒分明
  • 1杯(150克)
  • 180克

步驟

  • 準備剛剛好一杯的米,講究的話可以秤重150克。

    準備剛剛好一杯的米,講究的話可以秤重150克。

  • 倒入清水快速攪拌,然後趕緊把水瀝掉。因為乾燥的米會吸收水分,因此用乾淨飲用水清洗為佳。
(洗米要快,避免讓米吸收外層變質的脂肪或蛋白質。最好可以用另一個盆子或鍋子先裝好足夠的水量,一口氣倒進洗米的盆子裡,用手快速繞兩三圈後,把整鍋米用瀝水網直接瀝乾。)

    倒入清水快速攪拌,然後趕緊把水瀝掉。因為乾燥的米會吸收水分,因此用乾淨飲用水清洗為佳。 (洗米要快,避免讓米吸收外層變質的脂肪或蛋白質。最好可以用另一個盆子或鍋子先裝好足夠的水量,一口氣倒進洗米的盆子裡,用手快速繞兩三圈後,把整鍋米用瀝水網直接瀝乾。)

  • 再加入水,手成雞爪狀溫柔繞圈攪拌。水混濁就倒掉,重新注水淘米。
反覆操作約3-4次,每次時間不用長,直到水不再混濁後,把水充分瀝掉。當然,所有的瀝水步驟能有瀝水網幫忙是最方便的喔!

    再加入水,手成雞爪狀溫柔繞圈攪拌。水混濁就倒掉,重新注水淘米。 反覆操作約3-4次,每次時間不用長,直到水不再混濁後,把水充分瀝掉。當然,所有的瀝水步驟能有瀝水網幫忙是最方便的喔!

  • 1杯米(150克) 配195克的水,泡30分鐘。
(如果可以用軟水煮飯的話,那就更好了。可以的話最好連洗米的過程都使用過濾過的水。)
(使用電子鍋時,預設煮飯行程如果有包含泡水時間, 那可以省略這個步驟,避免泡水太久影響口感。)

    1杯米(150克) 配195克的水,泡30分鐘。 (如果可以用軟水煮飯的話,那就更好了。可以的話最好連洗米的過程都使用過濾過的水。) (使用電子鍋時,預設煮飯行程如果有包含泡水時間, 那可以省略這個步驟,避免泡水太久影響口感。)

  • 將泡好的米放入電鍋炊煮。如果有自行泡米的話,記得使用快煮行程喔!

    將泡好的米放入電鍋炊煮。如果有自行泡米的話,記得使用快煮行程喔!

  • 以飯匙切十字,沿邊緣劃一圈,然後翻拌。拌飯是為了讓飯受熱均勻,同時也讓水氣散失, 避免飯粒濕爛。

    以飯匙切十字,沿邊緣劃一圈,然後翻拌。拌飯是為了讓飯受熱均勻,同時也讓水氣散失, 避免飯粒濕爛。

  • 覆蓋飯巾,再悶30分鐘,飯巾會吸收剩餘水分,讓飯的口感更均勻,避免水滴到飯裡然飯口感變差。沒有飯巾的話用紗布也可以!
(如果是使用 IH 電子鍋的話,因為現在的 IH 鍋幾乎都有蒸氣回收機制,所以就不需要再悶飯了!)

    覆蓋飯巾,再悶30分鐘,飯巾會吸收剩餘水分,讓飯的口感更均勻,避免水滴到飯裡然飯口感變差。沒有飯巾的話用紗布也可以! (如果是使用 IH 電子鍋的話,因為現在的 IH 鍋幾乎都有蒸氣回收機制,所以就不需要再悶飯了!)

  • 盛碗閃閃發亮的飯,開始享用好吃又香Q的一餐吧!
記得當用飯匙盛飯食要把飯輕輕放進碗裡,不要壓實,才能保持飯的好口感。

    盛碗閃閃發亮的飯,開始享用好吃又香Q的一餐吧! 記得當用飯匙盛飯食要把飯輕輕放進碗裡,不要壓實,才能保持飯的好口感。

小撇步

雖然看起來要把飯煮好似乎有點麻煩,但其實只有幾個關鍵:用新鮮的米、嘗試最適合自己的米水比例、多準備個瀝水盆和磅秤、洗煮過程盡量使用過濾水或軟水。

9,977 瀏覽
avatar
米日一里 3 食譜 21 粉絲

米日一里,前身為大稻埕百年米糧行葉晋發。以推廣台灣飲食文化為核心,從自己的餐桌出發,我們親身拜訪每個合作的農友與生產者,並開發食譜與加工食品,期許能與祖輩比肩,成為本土作物及風味的推動者,將台灣風土滋味的美好盛上每個人的餐桌,與你做伙食飯。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default avatar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炒飯 粽子 蕃茄燉牛肉 台式泡菜 雞湯 地瓜 竹筍 櫛瓜 蒸蛋 涼拌小黃瓜 白菜滷 娃娃菜 金針菇 南瓜 雞肉 番茄炒蛋 糖葫蘆 鮭魚 雞蛋豆腐 排骨 馬鈴薯燉肉 湯麵 低脂高蛋白 酸辣湯 小黃瓜 家常菜 花椰菜 義大利麵 炒麵 豆腐 早餐 餅乾 糖醋排骨 茄子 杏鮑菇 三杯雞 玉米濃湯 高麗菜飯 香菇雞湯 雞胸肉 麻婆豆腐 打拋豬 菠菜 番茄 滷肉 瓜仔肉 馬鈴薯 高麗菜 四季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