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動with貓♥美味鹹酥雞

描述
記憶不只是片段在腦海裡浮現的畫面,更是嗅覺、觸覺、味覺的融合。這就來做記憶中夜市裡的鹹酥雞,炸物要吃得健康才行唷!
貓貓FB煮食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kaidongwithkat
詳細文圖食譜:
http://bit.ly/2duxVym
食材
步驟
-
雞肉洗淨、血水瀝乾切成3至5公分塊狀放在一個容器內,雞皮依個人喜好保留或切除。蒜頭切小丁,薑磨成泥與米酒、醬油、食鹽、砂糖、五香粉、白胡椒粉調和均勻倒入切好的雞肉塊中拌勻,放在冰箱裡醃兩小時左右,醃隔夜則更入味。
-
雞肉醃好後輕輕裹上馬鈴薯澱粉或地瓜粉,薄薄一層即可,如上方照片中右下方雞塊粿粉的厚度,如此炸出來的鹽酥雞顏色才能如右上方成品均勻。若是粉裹得太厚重如圖中左下方雞塊,炸完後會呈現左上方白色大顆粒黏著的狀況,過多的粉凝聚成白色塊狀,口感變得稍硬減低酥脆。
-
把半公升至一公升的油倒入鍋內加熱。熱度測試法:將一小糰馬鈴薯澱粉加入油鍋中,如果馬上沉入鍋底代表油不夠熱;若迅速浮上油面並在四周產生泡泡發出滋滋聲響,代表油溫達到適合炸物的狀態。
-
油溫到達約150°C後,輕輕放入裹好粉的雞塊,可用長筷子或勺子輔助放雞塊入鍋。炸約2分鐘左右依照雞塊的大小(厚雞塊要炸久些)撈起來放涼,要吃之前再把已經炸好的雞塊迅速回鍋炸第二次。
-
第二次回鍋炸時將油溫提高至約180°C,如此可把第一次油炸雞塊中的油脂逼出來,且藉由第二次的高油溫增加酥脆口感。當雞塊四周的油泡泡減少時就可以把雞塊撈出,放在紙巾上瀝油。最後把洗過瀝乾的九層塔或羅勒葉在油鍋裡快炸幾分鐘撈出,瀝油後襯在鹽酥雞旁一起享用,就可以趁熱吃了。
-
吃油炸品之前多攝取些高纖蔬菜則有助消化與增加飽足感。品嚐著回憶中的家鄉味,也要吃得健康才行呢。不過再美味的油炸品都得適可而止,不宜餐餐大食。跟貓貓一起開動吧! =^0^=
小撇步
*原文詳細文圖食譜:
http://bit.ly/2duxVym
*櫻貓家餐桌風景:
https://www.facebook.com/kaidongwithkat
*在亞洲用番薯粉來炸鹹酥雞,在歐美地區則可以用馬鈴薯澱粉代替。
*葡萄籽油、南瓜籽油不適合高溫,橄欖油味道較濃不適合。食用油以玉米油、油菜花籽油、葵花油等無特別味道的油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