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力力隨意煮
302 食譜 1.7 萬 粉絲

麻薏湯

麻薏湯

描述

麻薏,對台中人來說是夏天的美好回憶與家鄉味。但對中部以外的人來說,就是: 蛤? 這是什麼。
我們家一到夏天就會常常吃麻薏湯。麻薏的吃法很特別,雖然是鹹湯,可是是涼或冰的吃。把麻薏湯煮好後放涼,再淋在熱飯湯上一起吃,非常的消暑。

麻薏的事先處理很麻煩,如上面維基百科所說,要先一片一片葉子的檢(絲)。把葉肉從經脈上"絲"下來後,再用手搓揉,把苦水搓出,最後把苦水洗掉,之後才能煮湯喔~

127 說讚 1 留言

食材

步驟

  • 用一手把葉子從中間最粗的梗將葉子對折,在用另一手的拇指與食指輕壓葉子,

  輕輕的葉肉往下"絲",盡量不要把其他的經脈弄斷,把葉肉取下來。

    用一手把葉子從中間最粗的梗將葉子對折,在用另一手的拇指與食指輕壓葉子, 輕輕的葉肉往下"絲",盡量不要把其他的經脈弄斷,把葉肉取下來。

  • 取完後的葉子經脈長這樣

    取完後的葉子經脈長這樣

  • 取下的葉肉長這樣

    取下的葉肉長這樣

  • 用手將取下的葉肉像手洗衣服那樣搓揉,一方面把苦水搓出,另一方面把麻薏的黏稠度搓出來。

    因為老闆說這是新品種,不需要搓苦水,但蘋果花上的花友說她還是有搓。

    怕煮出來的成果太苦,所以我還是有搓,但沒有小時候那樣搓的那麼久就是。

    用手將取下的葉肉像手洗衣服那樣搓揉,一方面把苦水搓出,另一方面把麻薏的黏稠度搓出來。 因為老闆說這是新品種,不需要搓苦水,但蘋果花上的花友說她還是有搓。 怕煮出來的成果太苦,所以我還是有搓,但沒有小時候那樣搓的那麼久就是。

  • 這是搓出來的苦水

    這是搓出來的苦水

  • 將搓好的葉子用水漂洗,把殘餘的苦水洗乾淨後擰乾。

    如果是當天要吃,現在就可以煮,但因為我平常要上班,

    只有周末能煮菜(與在家吃),所以我把處理好的麻薏葉放到袋子裡,冰冷凍。

    等到周末才拿出來煮。

    將搓好的葉子用水漂洗,把殘餘的苦水洗乾淨後擰乾。 如果是當天要吃,現在就可以煮,但因為我平常要上班, 只有周末能煮菜(與在家吃),所以我把處理好的麻薏葉放到袋子裡,冰冷凍。 等到周末才拿出來煮。

  • 取一鍋,放水約7分滿,加入櫻花蝦(或小魚乾)後,開中小火加熱至滾。

 (加地瓜的朋友也請在這個步驟加)

 (鍋裡面的冰塊是我之前煮竹筍的時候留下來的竹筍水,

  因為想說很合味,所以就在這裡使用,非必要)

    取一鍋,放水約7分滿,加入櫻花蝦(或小魚乾)後,開中小火加熱至滾。 (加地瓜的朋友也請在這個步驟加) (鍋裡面的冰塊是我之前煮竹筍的時候留下來的竹筍水, 因為想說很合味,所以就在這裡使用,非必要)

  • 水滾後,放入麻薏再度煮滾後,加點鹽調味即可。

  因為麻薏本身就有黏稠度,所以煮好後的麻薏湯是稠稠的。

  也因為這樣,所以不需要另外勾芡喔~

    水滾後,放入麻薏再度煮滾後,加點鹽調味即可。 因為麻薏本身就有黏稠度,所以煮好後的麻薏湯是稠稠的。 也因為這樣,所以不需要另外勾芡喔~

  • 煮好放涼(或放進冰箱冰)後,再淋在熱飯上吃~

    煮好放涼(或放進冰箱冰)後,再淋在熱飯上吃~

  • 麻薏湯吃起來有一絲絲的苦味,但是苦完後會回甘。

加上是冰涼涼的吃,非常消暑~
如果有機會在市場上看到,請試試看我們台中人的家鄉味 ^^

    麻薏湯吃起來有一絲絲的苦味,但是苦完後會回甘。 加上是冰涼涼的吃,非常消暑~ 如果有機會在市場上看到,請試試看我們台中人的家鄉味 ^^

小撇步

更多步驟圖片網誌版:
http://rinrin1026.pixnet.net/blog/post/114894107
力力隨意煮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liscooking

9.9 萬 瀏覽
avatar
力力隨意煮 302 食譜 1.7 萬 粉絲

一位愛下廚的新手媽媽。 覺得料理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 崇尚食物的自然原味, 不喜歡人工甘味料。 少油少鹽也能做出美味的料理。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一起做

一起做,上傳照片鼓勵作者

留言

共 1 則
default avatar

  • 張依莎
    張依莎

    請問要怎麼煮出來 顏色像您這麼漂亮的翡翠綠

    您好~可能是品種不一樣。我買菜的老闆跟我說我買的不是傳統的品種,是改良過的,沒那麼苦,所以也不用搓很久。基本上搓越久,顏色會越深。我反而習慣吃深色一點的說XDDDD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湯麵 馬鈴薯 家常菜 台式泡菜 低脂高蛋白 香菇雞湯 早餐 番茄 麻婆豆腐 酸辣湯 炒飯 玉米濃湯 小黃瓜 櫛瓜 糖醋排骨 高麗菜飯 馬鈴薯燉肉 茄子 菠菜 番茄炒蛋 花椰菜 三杯雞 炒麵 豆腐 南瓜 高麗菜 竹筍 杏鮑菇 打拋豬 四季豆 瓜仔肉 雞肉 雞蛋豆腐 滷肉 地瓜 鮭魚 白菜滷 粽子 雞湯 排骨 義大利麵 糖葫蘆 金針菇 娃娃菜 餅乾 涼拌小黃瓜 蒸蛋 雞胸肉 蕃茄燉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