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醣七彩繽紛麻婆豆腐

描述
週日去買菜市場買菜的時候、可能已經超過中午12點, 所以市場的人已經稀稀疏疏。相熟的老闆娘趁著空檔跟我的隨口聊聊(她最近有變得比較苗條些), 她說因為最近就是朋友建議把所有正餐的白飯改換成蔬菜, 再加上他們也是賣菜的隨時都有各式各樣青菜, 她吃了幾個禮拜之後發現體重比較好控制下來, 所以也跟我分享。
這道菜利用了大量的蛋白質還有蔬菜來做成低醣料理, 可以取代平常吃的正餐份量又不會吃進太多澱粉。
- 已參加:屬於我的台式日本味!食譜大募集
份量
時間
食材
步驟
-
這道菜其實最複雜的就是把菜切好, 因為我希望各種蔬菜熟度差不多, 所以番茄/彩椒/青椒/茄子都是切大部分一口的塊狀, 容易熟成而且方便滷味。 板豆腐的話因為是一盒方形, 我就對切之後每一片大概在切0.8公分左右的厚度, 這個厚度就看個人喜好。
-
一開始為了要一鍋到底又想要節省油脂攝取, 所以我是用不沾鍋的乾鍋直接來煎板豆腐。我現在已經習慣了完全不放油用不沾鍋煎豆腐, 好處是在完全不會油爆之外, 用小火慢煎也可以一邊切菜一邊煎豆腐完全不浪費時間。
-
切記一定要用不沾鍋,不管冷鍋或熱鍋下豆腐其實都沒有差別, 但要記得一定要等到豆腐第一面煎到定型之後才可以翻, 千萬不要急著一直翻。所以就算不放油在不沾鍋裡面板豆腐依然可以煎得非常的漂亮。 煎好之後就先夾起來放在盤底, 可以取代澱粉當作蛋白質的來源、增加飽足感又可以減少攝取澱粉。
-
調味料的話很特別的是這一次不是全部攪拌在一起, 因為有些醬料必須要分次下鍋炒香, 讓絞肉及蔬菜都能入味, 所以我把它分成的三小碗的調味料來放。原則上最後要提味要最後面才下, 但是要加熱炒香的豆瓣醬或是豆腐乳一開始就要放, 中間就是加入香油跟醬油膏來增加整體的厚度以及鮮味, 起鍋前才下辣油及辣醬。
-
接著同一鍋來炒絞肉。那因為也要煸香醬料, 所以絞肉的話只要快速的炒到粉紅色就可以開始準備下調味料一。
-
原因是因為必須要經過加熱豆瓣或者是豆腐乳/豆醬的豆香味才能被炒出來, 而且有蒜泥在裡面可以讓整體的香味更加分。
-
經過了加熱還有油脂的結合之後, 整個香味會大爆發。
-
加入的(調味料一)炒香之後才加入全部的蔬菜一起炒, 其實這次選的蔬菜都是非常容易吸油, 好處是在於開始煸炒之後這些油脂就會被蔬菜所吸收, 而且蔬菜的脂溶性維生素也可以溶解出來好吸收, 相得益彰, 而且這些蔬菜炒過之後顏色都會變得非常的鮮明美麗七彩繽紛, 一舉數得。
-
為了節省力氣不用一直拌炒, 我就直接蓋鍋蓋燜兩分鐘, 之後所有的蔬菜都會輕輕鬆鬆的變軟, 而且還是保有一些口感的情況之下,
-
蓋鍋蓋燜兩分鐘
-
再下(調味料二) 醬油膏跟香油, 馬上可以再把原本調味的厚度再增加, 而且這個時候下鍋調味才不會變太淡。
-
然後我再蓋第二次鍋蓋[也是2分鐘左右], 原因是為我希望可以讓茄子跟彩椒的熟度更熟後, 這樣吃起來我自己比較不會脹氣, 所以蓋完兩分鐘之後打開就已經開始準備可以起鍋了。
-
當然這個時候就是準備下(調味料三), 原因是因為辣味最後下菜的辣度可以持續最久, 而且我試過加了這個Anita's 台灣的台東當地特產的辣醬其實不會太辣, 而且有一種很鮮明的辣椒味, 那S&B 辣油(四川風)它的好處是本身就含有辣油還有花椒的味道, 不用再另外爆香花椒直接使用, 很方便又美味不打折。
-
最後關火的時候再灑上蔥花
-
就可以把肉醬直接倒在煎好的板豆腐上面起鍋
-
這個七彩繽紛的麻婆豆腐真的是比平常吃到的版本增加大量的蔬菜還有低脂的豆腐蛋白質, 要配飯也很適合, 不配飯的話跟著沒有多餘調味的板豆腐一起吃真的是非常的好吃又不會增加太多的熱量, 有機會防疫在家的時候也可以嘗試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