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煮吃是七陶
397 食譜 3,899 粉絲

芋頭山型小吐司

芋頭山型小吐司

描述

參考「Chef手感烘焙」巧克力乳酪大理石吐司,內餡換成芋頭泥
芋頭泥做法: https://icook.tw/recipes/175959
喜歡吳克己跟杜佳穎老師的烘焙,可以買書來研究~~

份量

8 人份

時間

15 分鐘

食材

步驟

  • 1. 奶油室溫軟化,像膏狀的軟度
2. 濕性材料(原味優格、牛奶、水)攪拌均勻備用
3. 乾性食材(高筋麵粉、鹽巴、砂糖)放入攪拌缸,低速攪拌均勻
4. 濕性材料分次倒入攪拌缸,低速攪拌成糰(測量溫度20度)

    1. 奶油室溫軟化,像膏狀的軟度 2. 濕性材料(原味優格、牛奶、水)攪拌均勻備用 3. 乾性食材(高筋麵粉、鹽巴、砂糖)放入攪拌缸,低速攪拌均勻 4. 濕性材料分次倒入攪拌缸,低速攪拌成糰(測量溫度20度)

  • 粉、水均勻後,灑酵母在麵糰上 ,先(慢速L(1-2)5分鐘),攪拌至缸內呈現周圍無沾黏的狀態

    粉、水均勻後,灑酵母在麵糰上 ,先(慢速L(1-2)5分鐘),攪拌至缸內呈現周圍無沾黏的狀態

  • 轉(中速M(3-4)7分鐘)繼續運轉至麵糰有拉力的狀態,讓麵糰形成「筋」性,不易拉斷的程度,一共攪拌12分鐘,測溫度( 25.8 度)

    轉(中速M(3-4)7分鐘)繼續運轉至麵糰有拉力的狀態,讓麵糰形成「筋」性,不易拉斷的程度,一共攪拌12分鐘,測溫度( 25.8 度)

  • 換揉麵桿,加奶油,用剪刀剪開麵糰,讓奶油更容易吃進麵糰內,轉慢速L(1-2)3分鐘

    換揉麵桿,加奶油,用剪刀剪開麵糰,讓奶油更容易吃進麵糰內,轉慢速L(1-2)3分鐘

  • 奶油與麵糰融合後,轉中速M(3-4)5分鐘,攪拌均勻。麵糰拉扯開後,麵糰發亮平滑,洞洞為圓形測溫度( 27.8  度) 。

    奶油與麵糰融合後,轉中速M(3-4)5分鐘,攪拌均勻。麵糰拉扯開後,麵糰發亮平滑,洞洞為圓形測溫度( 27.8 度) 。

  • 基本發酵:麵糰整成圓形,發酵60分鐘後,翻麵,再發酵30分鐘

    基本發酵:麵糰整成圓形,發酵60分鐘後,翻麵,再發酵30分鐘

  • 中間發酵:將麵糰分割成8個 71 g,滾圓後,冷藏中間發酵20分鐘,冷藏會讓麵糰在成形時,比較好操作。

    中間發酵:將麵糰分割成8個 71 g,滾圓後,冷藏中間發酵20分鐘,冷藏會讓麵糰在成形時,比較好操作。

  • 整形1:壓出空氣後,麵糰用桿麵棍桿成長方形(橫放),中間1/3處抹上芋頭泥。

    整形1:壓出空氣後,麵糰用桿麵棍桿成長方形(橫放),中間1/3處抹上芋頭泥。

  • 右邊對折,再從左邊對折,變成1/4寬度。

    右邊對折,再從左邊對折,變成1/4寬度。

  • 整形2:中間切二刀後,前端不要切斷

    整形2:中間切二刀後,前端不要切斷

  • 整形3:將麵糰打辮子,放進吐司模內。(未防沾的吐司模要噴烤盤油)

    整形3:將麵糰打辮子,放進吐司模內。(未防沾的吐司模要噴烤盤油)

  • 最後發酵:放入吐司模後,後發30-40分鐘預熱烤箱,發酵到9分滿,塗上全蛋液,撒上杏仁片後,入烤箱。

    最後發酵:放入吐司模後,後發30-40分鐘預熱烤箱,發酵到9分滿,塗上全蛋液,撒上杏仁片後,入烤箱。

  • 預熱烤溫:烘王A+ 200/220  烤15分鐘(提供參考)

    預熱烤溫:烘王A+ 200/220 烤15分鐘(提供參考)

  • 出爐後,烤盤在桌面上敲一下,側躺倒出吐司,翻正,放涼,即可~

    出爐後,烤盤在桌面上敲一下,側躺倒出吐司,翻正,放涼,即可~

小撇步

土司盒尺寸:(上面5.5+下底4.8)/2=5.25;(寬5.25*高5*長10.7)*1.05=295/容積比3.3=90g(麵團重)。1.05的5%是耗損。90g*8個=720g; 720g/235%百分比=3.0638(係數)

9,885 瀏覽
avatar
煮吃是七陶 397 食譜 3,899 粉絲

有一年在家閒來無事,拿起鋼盆跟刮刀學做蛋糕,從此開啟烘焙料理之路。 蛋糕、麵包、饅頭、各式料理,在「愛料理」發表食譜超過300道,寫過多篇試用推薦文章。 現在輕食是我跟家人飲食的主要選擇,過去累積的經驗,讓我把家人跟自己照顧的更健康! 烘焙料理,從自己喜歡的開始~~~ 在「愛料理」寫食譜! 在臉書「煮吃是七陶」聊日常! 在蝦皮「七陶蝦皮好物集」購好物!

繼續閱讀

也可以試試看

留言

共 1 則
default avatar

  • 洪福松
    洪福松

    請問有更簡單的方式算出模型該用多少麵糰嗎

    不好意思~寫得太複雜,我當筆記在寫~~,另一方法,模型裝滿水看重量是幾公克?再除以容積比,可以大約抓出需要的麵團重量,不過每個配方材料不一樣,用同樣的模型所需要的麵團重量也不一樣,要實際做過再調整

猜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查

娃娃菜 早餐 涼拌小黃瓜 玉米濃湯 菠菜 糖葫蘆 蒸蛋 雞蛋豆腐 炒飯 南瓜 粽子 滷肉 瓜仔肉 杏鮑菇 香菇雞湯 酸辣湯 番茄 金針菇 地瓜 蕃茄燉牛肉 麻婆豆腐 雞胸肉 白菜滷 高麗菜飯 糖醋排骨 櫛瓜 鮭魚 低脂高蛋白 三杯雞 豆腐 雞湯 高麗菜 打拋豬 雞肉 義大利麵 馬鈴薯 茄子 家常菜 番茄炒蛋 花椰菜 四季豆 炒麵 排骨 台式泡菜 湯麵 餅乾 小黃瓜 馬鈴薯燉肉 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