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正宗湖南臘肉 - 小湯食譜

描述
[本篇講的是如何把新鮮豬肉製成臘肉,要找臘肉料理的可以跳過]
過年過節,臘肉是每年必須的年菜,臘肉又分台式、廣式、川式和湖南臘肉,湖南臘肉的精隨是只用白酒花椒醃製,用炭火、米糠和橘皮燻製,不用糖或是醬油調味調色,因此能真正表現出臘肉的原味,而製作過程也需要真功夫,整個流程大約需要半個月時間,小湯在此和各位分享製程。
份量
時間
步驟
-
三層肉依個人喜好選擇,以肥肉/瘦肉 6/4 左右的比率最佳,切成5公分厚的長條,並在肉較厚一側穿孔掛上綁粽子的棉繩。
-
鹽和花椒先用低溫炒過,去除水分備用。
-
58度的高粱酒可倒入噴罐,便於等下以噴灑方式使用。
-
每一條三層肉,從穿孔處開始抹鹽,整條三層肉都要抹到鹽,包括內側肋骨處。抹的鹽量以用手搓揉後能自然附著在肉表面的量即可,不需再額外加鹽。
-
抹過鹽的三層肉用炒過的花椒按摩,表面噴上一層高梁酒後整齊堆疊進入鍋子或是瓷盆當中,每一層肉之間都要撒上花椒,並噴上高粱酒至微濕發亮。
-
所有的肉都疊入鍋子和瓷盆裡後,用一個大塑膠袋將盆口封住,並以重物壓實,確保所有的肉能夠緊貼,如果有出水的時候,肉也能浸泡在肉汁裡面。
-
醃肉3天後,把缸子打開,豬肉上下翻缸,確保所有的肉都能平均泡到肉汁。
-
肉開始醃8-10天時,熟成反應達到顛峰,會產生發酵的味道,如果聞到肉有紅糟肉(紅麴)的味道時,表示肉已醃好,此時將肉取出晾乾1天。
-
將晾乾的三層肉掛入燻箱內,火盆以粗糠為基底,放入點燃的木炭在中央,邊緣用粗糠圍繞保溫,並產生燻煙,燻箱內溫度必須維持在45-50度之間,保持溫度及煙燻的濃度。溫度太高肉會太乾柴,溫度太低將無法正常燻製。
-
每4小時檢查火盆,增加木炭及粗糠,確保燻箱內溫度及燻煙濃度穩定,持續至少72小時。
-
經過72小時燻製後,可降低煙燻的濃度,拉長加柴火的時間,繼續低溫燻三層肉,此時可加入曬乾的柑橘類皮,產生的香氣會自然附著在三層肉的最外層。
-
經過5天的燻製,臘肉已基本完成,從煙燻箱中取出,掛於通風處1週可繼續風乾。臘肉剛燻好時尚不美味,可掛於陰涼通風處或於冰箱冷藏(冰箱冷藏需密封,以免吸收異味),大約3-6個月後熟成完成,是最好的賞味期。
-
[我(左)與師傅(右)及湖南籍師祖(前)合影] 2021/12/19 台北
-
更新-20230102
-
+20221225
小撇步
為避免產生肉毒桿菌素的問題,臘肉燻製過程請注意環境清潔,使用之器具及操作前務必洗手擦乾,另外臘肉亦不可真空包裝保存,缺氧環境將更提高肉毒桿菌孳生的可能。食用臘肉時,務必先以燒開的熱水煮10分鐘以上,以確保可消除臘肉製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肉毒桿菌素,並洗淨臘肉煙燻的外表。祝各位吃得放心,有關肉毒桿菌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