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多變華麗,味道多元醇厚,內外兼具的甜點魔法師
喜歡甜點的我總是難敵各式西點的誘惑,尤其是蛋糕、鬆餅和泡芙等甜點,上面只要妝點著五花八門、各色華麗的鮮奶油,就彷彿有種魔力般,讓人難以抗拒它的高顏值,細細品嘗,鮮奶油和食材融合的各式滋味~時而帶點綿密滑順的口感,時而散發奶香濃郁的氣味,時而吐露著香甜甘醇的味道,成功地為甜點加分,是兼具外表及內涵的甜點魔法師!
(一)外用
鮮奶油常用來打發成妝點甜點的半固狀鮮奶油,搭配各式擠花造型,讓甜點外型更華麗出色,增加視覺效果
(二)內服
添加在食物中,提升食物的口感或味覺的層次,也帶有中和其他食材味道的功用,增進味覺、嗅覺效果

- 鮮奶油可以各種形式應用在甜點中,是西點中重量級的要角及西式料理不可或缺的常客
用料理融化疫情下無形的隔閡,拉近親情間的社交距離
因為疫情的關係,開始了居家防疫自「煮」的生活,讓身為媽媽的我廚藝瞬間升級,而各式各樣的料理中又以甜點料理最受孩子青睞,基於對甜點的熱情,偶爾會和孩子在家中一起手做甜點,不僅增加和孩子互動的機會,品嘗成品的同時,更是幸福洋溢的甜蜜時光,也讓親子感情更升溫,看孩子滿足的表情,就是給媽媽我最好的回報。此刻不禁萌發一個念頭:真希望也可以把自己手做的甜點傳遞給爸媽品嘗,讓他們也感受一下幸福的滋味。
於是鼓起勇氣參加了這次愛料理「法國鮮奶油體驗開箱文」的活動,我想把西方甜點的靈魂「鮮奶油」,加入東方的經典食材,讓現代甜點結合傳統的好味道,而且完全無違和感,也讓家中長輩和孩子撇除掉對鮮奶油油膩的刻板印象,品嚐到鮮奶油的另一種風味,藉由甜點串起親人間情感的鏈結。於是我的發想「來場與鮮奶油的美味邂逅~中西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味覺激盪」就此天馬行空地展開,我手做甜點,而家人則一起參與體驗法國鮮奶油開箱甜點的試吃員與回饋的項目!
鍾情法國鮮奶油
身為「煮」婦,為了幫孩子和家人準備點心,總是希望用最好的食材,讓家人吃得開心又安心,而鮮奶油常是製作各式甜點不可或缺的食材,有時身為獨當一面的主角,有時則化身為畫龍點睛的配角,食物中加了鮮奶油,總能催化出不一樣的滋味。鮮奶油又細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鮮奶油兩者,動物性鮮奶油是從牛奶中萃取出來的乳品,比較天然且奶香味濃,乳脂肪含量在35%左右,跟其他固態奶油相比之下,油脂和熱量相對的低,植物性鮮奶油則是將植物油氫化後製成的,有較多的人工色素及香料來增加它的色澤跟奶香味,較不天然。而法國鮮奶油屬於動物性鮮奶油,生產於牧場面積廣大的歐陸,環境和乳源純淨,所以鮮奶油我只選用產地純淨、製作過程與品質穩定的法國鮮奶油,而它口感圓潤綿密,奶香濃郁,搭配其他食材更能突顯其風味,味道鮮明卻不搶走其他食物的風采,令我鍾情!
我與法國鮮奶油的另類甜點體驗
(一) 好彩頭黃金蛋撻

【發想】
蘿蔔乾(好彩頭)和地瓜(黃金)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常吃的食物,象徵台灣人早期刻苦耐勞的精神,老一輩的人對此有種深厚的情感,即便現代生活水平提升,蘿蔔乾和地瓜還是常常會出現在一般家庭的餐桌上。在葡式蛋撻中加入中式的蘿蔔乾和地瓜的元素,增加蛋撻整體的風味和口感,品嚐最樸實的滋味,遙想兒時的點滴回憶。
【食材】
蘿蔔乾、台農57號地瓜、法國鮮奶油、砂糖、奶油、蛋黃、鮮奶、萊姆酒、起酥片
【作法】
1、 蘿蔔乾地瓜餡:蘿蔔乾炒香備用。地瓜蒸熟,並趁熱加入砂糖、奶油和法國鮮奶油攪拌均勻,放涼備用

2、 蛋塔液:將鮮奶、法國鮮奶油、砂糖、萊姆酒及蛋黃攪拌均勻,再隔水加熱至砂糖融化,並過篩篩掉蛋筋

3、 蛋塔皮:起酥片一片片接起,再捲成圓柱狀,平分成8等份。酥皮壓扁放入蛋撻杯中

4、 組合:放入地瓜餡和蘿蔔乾,再倒入過篩的蛋撻液約八分滿,將蛋撻放入事先以200度預熱的烤箱中上層,烤約13~14分鐘,蛋撻表面略呈焦黃即可出爐


5、同場加映肉鬆黃金蛋塔,也一樣深獲好評!

詳細作法連結👉https://icook.tw/recipes/389859
【美味指數】😋😋😋😋😋
可以嘗到蛋撻酥到掉渣的酥皮、軟嫩滑順的蛋撻內餡,和鹹脆香甜的蘿蔔乾地瓜餡,像極了吃中式糕點彩頭酥的滋味,卻又多了奶蛋香,熱熱的吃或冰冰的吃,有著不一樣的風味,卻都非常美味,小兒子和娘家媽媽讚不絕口的美味小點心!
【法國鮮奶油與各項食材的搭配融合度】
巧妙的運用法國鮮奶油在製作蛋撻液上,讓蛋撻液奶香更濃郁,而地瓜內餡加入鮮奶油混拌,讓鬆鬆的地瓜泥更濕潤綿密,還帶點淡淡的奶香味。加了鹹香脆口的蘿蔔乾,讓蛋塔嘗起來一點兒也不甜膩,中西合璧,完全無違和感,鹹甜的滋味,一口咬下的多重口感,像極了葡式蛋撻和中式彩頭酥的完美結合!
(二)黑糖桂圓豆乳冰淇淋

【發想】
黑糖和桂圓是東方人養生的食材,西方的冰淇淋則是大家都愛的消暑聖品,想做一道冰品給家人品嘗,又怕冰淇淋成分中有太多乳脂肪,就用東方人習慣飲用的豆漿取代牛奶,減少乳脂肪的攝取,但保留冰淇淋綿密香濃的靈魂~「鮮奶油」一起攪拌,希望激盪出兼顧健康與美味的火花。
【食材】
蛋黃、玉米粉、黑糖、無糖豆漿、法國鮮奶油、桂圓乾
【作法】
1、 桂圓乾泡水軟化,再擰乾剪成小塊狀,豆漿加熱至微溫備用

2、 蛋黃加入玉米粉和黑糖攪拌均勻,再沖入溫豆漿攪拌至黑糖融化、所有食材拌勻,即可置於爐火上,以小火加熱約3分鐘,煮至濃稠狀,表面有不易消失的紋路即可關火

3、 桂圓乾放入鋼盆中,倒入過篩的豆漿蛋液混拌均勻

4、 打發鮮奶油至略為出現紋路,即可分次倒入豆漿蛋黃液中攪拌均勻,再倒入保鮮盒中,放入冰箱冷凍

5、冷凍約1~2小時後取出,以湯匙混拌,之後每半小時混拌一次,並持續進行幾次,完成後冰淇淋嚐起來的口感會更滑順綿密
詳細作法連結👉https://icook.tw/recipes/390067
【美味指數】😋😋😋😋
冰淇淋濃郁滑順的口感,伴隨著有炭焙風味的黑糖、桂圓乾,竟有著品嚐咖啡牛奶的特殊風味,成了沒有咖啡因,但味道像極了咖啡牛奶的冰品,小朋友超愛!
【法國鮮奶油與各項食材的搭配融合度】
因為用無糖豆漿取代牛奶,原先以為奶香味會因而遜色許多,沒想到單靠法國鮮奶油的加持,冰淇淋乳香依舊濃郁,隱約還透露著股淡淡的豆奶香,在鮮奶油的乳化下,也保有了冰淇淋該有的綿密口感,法國鮮奶油真的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黑糖和桂圓乾的融入,整體嘗起來,竟有種嘗到咖啡牛奶的錯覺,真的是意外中的驚喜收穫!
(三)梅香炭焙烏龍巴斯克

【發想】
娘家爸爸愛喝烏龍茶,想做適合的甜點讓他品茗時搭配品嘗,當初是因為「烏龍茶梅」的idea,而有這樣創意的搭配,將烏龍茶、酸梅加入乳酪蛋糕中,而自己醃漬的梅子不含防腐劑和人工添加物,給家人吃最安心。
【食材】
奶油乳酪、砂糖、去籽醃漬陳年酸梅肉、法國鮮奶油、炭焙烏龍茶粉、雞蛋、低筋麵粉
【作法】
1、 軟化的奶油乳酪加入砂糖攪打均勻後,分次加入蛋液混拌均勻,即為乳酪糊

2、 將炭焙烏龍茶粉過篩至鮮奶油中混拌至無粉粒

3、 將茶粉鮮奶油混合液倒入乳酪糊中攪拌,再倒入過篩的低筋麵粉混拌均勻,即可過篩倒入舖有烘焙紙的烤模中

4、 先倒入一半的乳酪糊,使乳酪糊平均分佈在烤模底部,接著將剪成小塊狀的醃漬酸梅果肉平均分佈在乳酪糊上,再倒入另一半的乳酪糊,輕震烤模使氣泡震出來,也讓乳酪糊表面更平滑

5、 放入事先預熱的烤箱,以210度烤約25分鐘,上色後再以200度烤約5~8分鐘,即可出爐。蛋糕出爐後放涼或置於冰箱冷藏,口感風味會不一樣喔!

詳細作法連結👉https://icook.tw/recipes/390218
【美味指數】😋😋😋😋😋
一口吃下,會先嘗到茶香回甘的炭焙烏龍香氣,讓巴斯克乳酪蛋糕的香氣更濃郁,而藏在中心夾層的陳年酸梅肉,除了口感加分外,微酸的滋味也有生津回甘、不甜膩的效果,是爸爸和大兒子喜愛的大人味巴斯克蛋糕。
【法國鮮奶油與各項食材的搭配融合度】
法國鮮奶油和炭焙烏龍茶粉混和,可以中和烏龍茶的苦澀,緩解梅子的酸味,讓巴斯克蛋糕嚐起來更溫潤回甘。怕酸的人,梅子的量可以減少,或選擇其他醃漬的蜜餞來代替酸梅,如烏梅、化應子……等,會有不一樣的風味!
(四)黑糖肉桂芋泥奶凍捲

【發想】
老公超迷戀肉桂捲的滋味,傳統肉桂捲熱量高~高糖、高油、高脂,但是因為肉桂獨特的香氣,常常讓人無法抗拒這惡魔般的甜點,所以突發奇想,來試試「創意版肉桂蛋糕捲」,在蛋糕捲的基礎上,用較低脂的法國鮮奶油取代無鹽奶油,打發成黑糖肉桂風味的鮮奶油,加上綿密的芋泥奶凍增加口感和風味,讓肉桂蛋糕捲擄獲老公的心!
【食材】
芋泥、牛奶、玉米粉、砂糖、法國鮮奶油、吉利丁片、黑糖、肉桂粉、雞蛋、植物油、低筋麵粉
【作法】
1、 芋泥和法國鮮奶油以食物處理機攪打混勻

2、 吉利丁片泡水,牛奶、玉米粉和糖混合,放在爐火上加熱,再倒入芋泥鮮奶油混合液,小火煮,熄火後加入已軟化的吉利丁片並混合至完全融化,放涼倒入事先抹油的模具,冷藏約2小時

3、 蛋黃、油、牛奶混合均勻,加入過篩的低筋麵粉混勻備用,蛋白加砂糖打發至蛋白呈現彎鉤狀,再將蛋白霜和蛋黃糊混合,並倒入鋪有烘焙紙的烤模中,送進事先以170度預熱的烤箱中,烤約20~22分鐘

4、 出爐的蛋糕片撕下烘焙紙放涼,上下表面覆蓋白報紙或烘焙紙,避免蛋糕表面乾裂
5、 黑糖、肉桂粉加入鮮奶油中打發

6、 蛋糕片均勻抹上鮮奶油,再放上芋泥奶凍,並塗抹一層鮮奶油覆蓋奶凍,然後捲起並壓實蛋糕捲,放入冰箱冷藏幾小時後即可食用

詳細作法連結👉https://icook.tw/recipes/390557
【美味指數】😋😋😋😋
芋泥奶凍蛋糕捲嘗起來有芋泥奶凍綿綿鬆鬆的口感,搭配淡淡微甜的黑糖肉桂鮮奶油,有種品嘗到肉桂捲風味的感覺,但是相較於使用大量奶油及糖的肉桂捲而言,比較不油膩、不死甜,適合喜愛肉桂滋味的肉桂控。
【法國鮮奶油與各項食材的搭配融合度】
黑糖、肉桂是做傳統肉桂捲的基本食材,把他加入法國鮮奶油中打發,會散發淡淡的黑糖肉桂香氣,單吃這樣的鮮奶油蛋糕就十分美味。採用在地食材芋頭,製作芋泥奶凍,使用較多的芋頭,將鮮奶和鮮奶油以1:1的比例添加,增加奶凍的奶香味,而且吃得到芋泥綿密的口感,捲成蛋糕捲,一口咬下,奶香、芋香、肉桂香和蛋糕完美融合,讓你齒頰留香。
(五)甘栗麵茶泡芙

【發想】
小時候放學肚子餓時,媽媽總是會拿出中式下午茶的點心法寶~「麵茶」,沖上熱騰騰的開水,那香噴噴又甜滋滋的麵茶馬上收服我,立即解饞又止餓,有時嘗點巷口小吃糖炒栗子,一顆顆飽滿的甜栗,鬆軟香甜令人回味,時至今日,依舊懷念這充滿兒時回憶的古早味,所以將泡芙波蘿皮和內餡加入麵茶的元素,而泡芙內餡使用法國鮮奶油融合麵茶風味的卡士達醬,再加點香甜的栗子,一口咬下,兒時難忘的滋味瞬間湧現!
【食材】
無鹽奶油、牛奶、玉米粉、砂糖、法國鮮奶油、古早味麵茶、栗子、水、雞蛋、植物油、低筋麵粉、鹽
【作法】
1、製作波蘿皮~無鹽奶油加砂糖打發,再加入麵茶和低筋麵粉混拌均勻,即可置於冰箱冷藏備用

2、製作泡芙本體~將無鹽奶油、水和鹽以小火加熱,再加入低筋麵粉和蛋液,攪拌至麵糊呈倒三角形即可

3、泡芙麵糊擠花及組合波蘿皮,表面噴水後送進烤箱烘烤

4、牛奶及糖加熱,再倒入混合好的牛奶、蛋黃、低筋麵粉及玉米粉的混合液中,小火加熱至呈現濃稠狀即可加入麵茶及無鹽奶油,放涼後拌入打發的法國鮮奶油,則麵茶鮮奶油卡士達內餡即完成

5、切開泡芙,加入內餡進行組合即大功告成
詳細作法連結👉https://icook.tw/recipes/392171
【美味指數】😋😋😋😋
麵茶本身是麵粉、糖加上油脂、芝麻經由不斷翻炒而成的,加在波蘿皮和鮮奶油卡士達內餡中,讓原本單純只有甜味的波蘿皮,多了麵香及芝麻香,也讓原本只能沖泡的麵茶有了另一種吃法,重點是非常好吃,味道大加分
【法國鮮奶油與各項食材的搭配融合度】
麵茶風味的卡士達內餡加上法國鮮奶油,多了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加上打發鮮奶油時沒有加糖,所以多少緩和了卡士達內餡的甜膩感,只利用法國鮮奶油獨特的微甜滋味,加上栗子的天然香甜,一入口,鮮奶油滑順的口感帶出泡芙更多層次的風味
使用心得與建議
這次嘗試使用許多台灣食材(地瓜、蘿蔔乾、豆漿、龍眼乾、酸梅、烏龍茶、芋頭、台灣黑糖、古早味麵茶、栗子),或特殊氣味的辛香料(肉桂),和法國鮮奶油一起搭配完成5樣甜點,對法國鮮奶油在料理方面有以下幾點心得看法~
(一)以前常以為鮮奶油只能抹在蛋糕上裝飾甜點,或當內餡品嘗,後來發現他對於提升或中和部分食材的味道,使各項食材的滋味更融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增加食物的綿密口感或濃郁的奶香味,有它存在且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三)挑戰利用法國鮮奶油和一些中式傳統食材結合,創造甜點不一樣的可能性,發現效果不錯
(四)法國鮮奶油雖不含糖,但品嘗起來天然而微甜,少量加糖就能帶出香甜的風味,建議冷藏後較易打發,也可以在打鮮奶油的同時,鋼盆底部墊上冰塊,幫助打發成功
(五)市面上有各式容量大小(1公升或200毫升)不同包裝的法國鮮奶油可供消費者依需求量選擇購買,而且許多超市都有鋪貨,購買方便
(六)外包裝上基本標示清楚,成分單純多為乳脂和鹿角菜膠,沒有其他多餘的食品添加物,乳脂含量約35%也清楚標示,讓消費者購買安心
(七)因法國鮮奶油成分天然,開瓶後未用完的鮮奶油不易保存,建議倒出需要的量即可,不要再倒回以免影響品質
(八)使用完後可以在開瓶處以紙巾稍微擦拭溢出的鮮奶油,並將開口處壓扁,排出多餘空氣,再覆蓋上乾淨的紙巾或錫箔紙,用夾子夾緊並冷藏,避免開瓶處易受汙染而敗壞,影響整瓶鮮奶油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