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愛料理 APP!

開啟手機相機掃描 QR Code,

探索 290,000+ 道食譜,收藏喜愛料理更方便!

愛料理 APP QR Code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


Anc
Anc
對此商品評價

一、前言

鮮少使用鮮奶油作材料的我,接收到法國鮮奶油的體驗活動....

烘培時,我顯少使用鮮奶油作為食材之一,原因是不算隨手可得、不易長時間保存、高熱量😱 

一直以來我都以較低卡、低脂、少糖的食譜為主(像是戚風蛋糕),過去使用過鮮奶油的甜點也只有乳酪蛋糕和千層蛋糕內餡

便宜鮮奶油和法國鮮奶油有差嗎

平時挑選鮮奶油,很直覺的就是選架上"俗又大碗"的,對以前的我來說,鮮奶油就是 "比較香濃的牛奶"、"牛奶的升級版" 。這次有幸參加了法國鮮奶油體驗活動,仔細觀察市面上的各鮮奶油品牌,以及查閱了鮮奶油相關資訊後才了解到,不同品牌鮮奶油的乳脂含量、產地、營養含量等等有不少差異。

或許在我稍嫌不足的使用經驗中無法察覺吃細微的變化,但我相信藉由這次法國鮮奶油的體驗活動,我能在當中有所成長。

是個跳脫舒適圈的挑戰

為什麼標題會說是烘培之旅呢,因為從思考法國鮮奶油與台灣食材的創意食譜,到完成整個作品,就像旅行一樣,行前充滿期待,但又必須準備好多事前作業、進行一堆安排與規劃,為的就是能夠盡情享受過程與結果

雖然事前準備那幾天讓我有點煩躁,腦中不斷回想各種有趣的食材搭配(突然覺得發明夏威夷披薩的人其實很厲害),幸好最後還是克服一切難關~

就讓我們與法國鮮奶油一同享受這趟旅途吧~

不過先來認識一下法國鮮奶油同學

二、法國鮮奶油簡介

法國,Land of Milk

法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溫和、降雨充足,再加上其具有廣闊的土地、純淨肥沃的天然畜牧環境,良好的地理環境,讓法國幾乎所有地區都有生產牛奶。此外,法國乳製品行業在科學和技術層面上享有盛譽,在國際食品標準的制訂中同樣屬於重要角色,可見國際上對於法國乳製品是高度肯定的。

國家級認證把關,品質有保證

法國還有國家級 AOC 證明(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是一種對某些葡萄酒、奶油等,具一定品質、按照傳統方法製造,或因其有良好的產品產出環境的真實性證明。PDO則是歐盟和英國法律對這些良好農產品的證明(法國稱此證明為APO)。 INAO (負責評定的委員會)保證所有 AOC 產品都將遵守一套嚴格的明確定義的標準,也因此具有 AOC 證明的法國鮮奶油是非常優秀的!

在法國法律中也有對於鮮奶油標準的規定,像是 1934 年時就禁止於鮮奶油內再額外添加其他脂肪原料、鮮奶油產品只能添加極少量的某些產品,如蔗糖(最高 15%)、乳酸發酵菌和穩定劑(0.5%)。 1980 年時更訂定,只有乳脂肪含量至少 30% 才能稱為鮮奶油,嚴格規範其鮮奶油的標準。

在乳品供應鏈中的每個階段都受到控制

健康的牛隻產出品質優良的鮮乳,也才能有優質的鮮奶油。法國酪農對於牛隻的食物、健康、福利與鮮乳的品質、保存、運送都有國家與同業之間嚴格的控制和把關,而後續進行乳製品的加工,受到的是更多的監督。每日採集到的牛乳,經嚴格的篩選、層層把關,合格的乳源才能進入工廠進行加工,最後產出珍貴的法國鮮奶油

三、旅遊規劃

Day 1 麥田之旅

甜點命名

麥田麻瓜

甜點組成

以台灣的黑芝麻醬做成的戚風蛋糕為基底,中間則是台灣地瓜製成的綿密地瓜泥,上層抹上含十種穀物磨成粉的香濃十穀粉,結合打發後的法國鮮奶油,最後再以傳統飛機餅乾、麥脆片、芋圓、地瓜圓作裝飾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的第 1 張圖片

(以飛機餅乾作為樹林,麥脆片作為田地,芋圓與地瓜圓是建築)

甜點發想

早在古代,東方人就是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現代人追求養生,也多以原型食物為主。

小時候這杯香香濃濃的穀粉茶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家,因為阿公沒有牙齒,所以阿嬤每天早上就會泡一杯給阿公喝,所以說早上幾乎是被這些穀粉給叫醒的。不過小時候就是很奇怪,特別不喜歡老人家喜歡的東西,覺得相當俗氣、落伍,所以老實說連喝也沒喝過。

長大後擺脫了這些"自以為是的優勢",學著享受這些傳統的美味,由衷體會到這些簡單食材帶來的色、香、味

於是,讓我想將這包於菜市場購買、味道香濃的十穀粉與法國鮮奶油結合,必能讓品嘗者置身於穀物散發的香濃氣味之中吧! 再來,添加台灣香甜的番薯,與以無糖黑芝麻醬為主的戚風蛋糕,以單純的台灣食材綜合出美味甜點,一起來趟麥田之旅! 

口感特色

十穀鮮奶油表現特殊,口感順口不膩,奶香搭配穀類香氣,簡直完美

一入口就帶有蛋糕黑芝麻的香氣,再來便是地瓜泥強烈的存在感,雖然沒鮮奶油來的滑順,但地瓜單純的味道,和法國鮮奶油打發而成的十穀鮮奶油一起吃,更是提升整體口感、香氣,十分豐富,實屬味蕾上的享受

既然鮮奶油表現如此特異,你說中間層也夾鮮奶油,不要有地瓜會更好吧?我可以說,不,你肯定會少了點驚喜,正因為地瓜的味道與香氣,讓整個蛋糕不單調,此部分缺一不可!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的第 2 張圖片

(地瓜泥不要抹太薄,地瓜味道不可少!)

詳細食譜網址

Day 2 盛情水果之旅

甜點命名

柚! 阿米果

甜點組成

以在來米粉、糯米粉與優格製成的蒸蛋糕為基底,中層則是將自製的柚子果醬加入打發的奶油霜中,上層以打發後的法國鮮奶油,再以柚子果醬與切丁水果們裝飾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的第 3 張圖片

(飯後吃水果,是我家每天的例行工事)

甜點發想

甜點命名的部分,"柚"字除了同音Yo,還代表我在甜點中加入去年在柚子盛產時,努力熬出來的柚子果醬(總算可以拿來入甜點啦~),將濃縮的柚子香氣與風味加入滑順的奶油霜中,就讓我想起最愛的古早味點心-牛粒,鬆軟蛋糕夾以甜而不膩的奶油霜,讓人一口接一口,因此我選擇使用電鍋來蒸蛋糕,維持裡外的鬆軟口感

amigo是西班牙語 "朋友" 的意思,這次取其諧音-阿米果來代表這份甜點所含的部分台灣食材,米的部分使用了在來米粉與糯米粉,兩種台灣常見的"米"粉,製成香軟的蒸蛋糕

最後,"果"則是在上方加入台灣水果作為裝飾,也同時呼應這篇主題-盛情水果之旅。 有朋自遠方來,最常招待就是自家切的豐盛水果(至少我家是這樣XD),而台灣又是個人人皆知的水果王國,端出來的水果八九不離十,肯定又香又甜!

口感特色

蛋糕軟綿,帶有淡淡的優格味,雖然比較容易掉屑屑點,但完全吃不出來是用米粉做的,而且蛋糕用蒸的,裡裡外外都好鬆軟😋

奶油霜吃起來厚重了點,但是加入自製的柚子醬後,綜合了奶油霜單獨存在的油膩感,加上果醬本身甜度與香氣,一切變得不再單純~而蛋糕上層的法國鮮奶油,更是提升了蛋糕整體的滑順帶來的奶香味更往上一個層次,圓潤了整體的風味。如果還覺得柚子味道還不夠,趕緊將上層裝飾用的柚子醬和蛋糕一起吃,包準不一樣!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的第 4 張圖片

(新鮮水果、柚子醬與法國鮮奶油~)

詳細食譜網址

四、旅遊札記

留意之處

法國鮮奶油在使用時有不少地方需要留意

  • 動物性鮮奶油選擇35%乳脂肪以上: 脂肪含量越高,鮮奶油越濃稠,也越容易打發成硬挺的發泡狀,作為甜點上的裝飾與餡料最好選用35%以上。
  • 隨時注意鮮奶油狀態: 手打的好處就是,眼睛幾乎不會離開鮮奶油,光是心裡想著,到底什麼時候才好,就會不停注意鮮奶油狀態,不過從鮮奶油出現些微紋路,到有勾狀真的變化很快,這裡確實要多多注意
  • 打發特別留意溫度: 最適合鮮奶油打發的溫度是8~12°C之間,溫度越高,鮮奶油打出來的氣泡會越小,也越不容易增加體積跟硬度。手打不像機器一樣快速穩定,我的話是會將鋼盆稍微傾斜,留在冰水中打發,偶爾可以拿出來打會比較順手,但也注意不要讓溫度升太快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的第 5 張圖片

心得分享

法國的乳製品就是其文化認同的一部分,就有如我們以台灣的在地美食、豐美的水果為驕傲是同等的概念,其品質受到國家與同業之間的監督,為的就是持續維護這塊,從過去辛苦打造到現在的閃亮招牌。這次的法國鮮奶油活動讓我深入去了解法國酪農產業,也了解不少從乳牛到鮮乳產出、加工所需經過的多層嚴格要求,這些講究造就了高品質的乳製品。同樣也希望這些良好的制度與規範,值得我們去揣摩學習,讓台灣酪農產業愈加完善與進步

長期關注一家使用不少知名品牌原料的甜點店,有次他們發文提到,客人反應蛋糕從拿到放到車廂騎回家,短短10幾分鐘路程鮮奶油就融化,看到這時我挺驚訝的。直到這次自己使用了法國鮮奶油,才知道溫度對鮮奶油的重要性,第一次打發完成時,光裝飾,拍照,可能也過了15分鐘有,正當我要嚐一口剩餘的鮮奶油時,發現鮮奶油不像原先的半固體狀態,而是呈現水水的液態,看了看我的蛋糕,發現一小部分鮮奶油已經出現融化狀態了,趕緊拿去冷藏補救! 幸好最後還是很完美,如此也更讓我體會到,使用越是天然的食材、越該在最新鮮時品嘗它最美的風味

很開心與法國鮮奶油相處的這兩天,經過這次的美好經驗,我想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

初次見面! 與法國鮮奶油的烘培之旅的第 6 張圖片

本文介紹產品

法國鮮奶油

法國鮮奶油

4.8
有 59 篇開箱文
查看更多產品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