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長年菜

描述
從小我就很愛吃這道菜,以前過年回苗栗最期待早上起床一碗熱熱的白飯再配著回鍋N次的長年菜,真是人間美味!
不過正統的客家長年菜其實比較油也比較鹹,後來家裡為了健康因素有改良過。但還是很好吃喔。
比較特別的就是我們放了豬軟骨去燉。
客家長年菜就是越回鍋越好吃,長年菜的苦味被燉成甘味,食材的甜味也因為回鍋而釋出甜味,而且也不難做~是家常好菜XD
步驟
-
排骨+軟骨去血水後,注入清水倒入大鍋中開始燉煮。
-
白蘿蔔滾刀塊切成適量大小(不要太小以免煮化了),加入鍋中。
-
倒入滷筍絲一起燉煮。一般市場滷味攤的滷筍絲就可以,如果講究一點的可以買有梅乾菜一起滷的筍絲,更有客家風味~
-
-
PS:長年菜越煮越濃,自然也越來越鹹(基本上我們家煮的時候是根本不放鹽,讓滷筍絲的鹹味去帶,然後這鍋一開始會當湯喝),因此在鹽的用量要斟酌。另外我們通常是芥菜上市的時候就開始煮,然後快吃完就一直加食材一直加食材,最高紀錄一鍋吃了三個月(當然是有加食材一直燉),可見我家有多愛吃~
小撇步
客家長年菜在煮的時候會有芥菜的苦香味,一開始吃也會有一點帶苦的回甘味,不過真的越煮越好吃。而且豬軟骨煮到最後,軟骨會化像膠質一般軟爛,也很適合老人家吃。
配白飯真的很棒喔!
傳統的客家長年菜會用煮牲禮的雞鴨豬的高湯當底再加五花肉,比較油膩,改良後的就比較清爽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