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中一位成員是100%減醣實踐者,而豆腐營養價值高,同時也是很有飽腹感,經常作為替代米飯、麵、麵包副食,豆腐幾乎是每兩天就會跳上餐桌,也是便當盒裡的常客。非常感謝主辦單位提供中華鹽滷豆腐體驗,讓KT食驗室品嚐風迷日本鹽滷豆腐的風味😇。
喜歡吃豆腐的KT一家人,還曾經在風景區買過一組鹽滷豆腐DIY的材料包,原本以為只要喇喇就可以有美味豆腐可以吃,研究步驟後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XD。上網一查發現「鹽滷(Nigari):從海洋萃取,價錢高,做出來的的豆腐質地較粗,需搭配經驗與技術,才能製成完美的板豆腐。」(資料來源:https://bit.ly/3y1h0KZ)所以能輕鬆方便在超市買到,當然要買好買滿呀~~中華鹽滷豆腐的包裝非常貼心,一組兩盒,想吃多少就用多少,當然對我們重度使用者來說,絕對只有不夠,不會吃不完哩!
💟 鹽滷釀豆腐
接到任務後,立刻前往住家附近的全聯,不知道是太暢銷還是新品進貨少,只買到中華鹽滷油豆腐。以前吃過的鹽滷豆腐都是板豆腐,也好,先從從來沒吃過鹽滷油豆腐下手😂 因為想吃到保留原味的鹽滷油豆腐,決定用電鍋清蒸的方式做成油豆腐鑲肉。爸爸是客家人,娘家都叫這種豆腐作法為釀豆腐,有時用油豆腐,有時用油豆腐,鑲肉的意思就是要在豆腐間挖一個洞鑲入肉丸,鹽滷豆腐質地密度高,挖洞也不易破碎相對好操作👍

🥢食材
中華鹽滷油豆腐 一盒
絞肉 150g
洋蔥 1/4顆
🥢調味
白胡椒粉 少許
蠔油 少許
柴魚片 少許
鹽滷油豆腐湯汁
太白粉 少許
☝️ 先說作法。
釀豆腐的作法非常簡單,中華油豆腐非常小巧可愛,所以是側面挖洞的方式填充絞肉。如果是傳統市場買的四方油豆腐,因為體積大,我就會斜對角切一半,再從切面挖出豆腐陷,除了多了一道手續,三角形的釀豆府在蒸的過程是橫躺的角度,有時沒有固定好,就會發生走山事件XD。如果要避免意外發生,就得多用點粉漿固定,小小破壞無醣飲食原則。但如果是這樣小巧的方形豆腐就沒有這問題啦~為了避免意外,我還是加了一些,但事實證明其實可以省略。釀豆腐輕鬆上桌後,一家四口一人一個,不用搶食,適口體積,孩子也能用筷子駕馭。

✌️ 再說口味。
鹽滷油豆腐的口感比吃前吃過的油豆腐都紮實,從料理實挖出填充空間的時候就能感覺得出來。為了平衡這個硬度,我刻意選擇肥油稍多的絞肉,希望一口咬下能夠吃得到軟中帶硬的層次。值得一提的是油豆腐湯汁,開盒後我有略嚐了一下湯汁味道,甜鹹甜鹹帶有一點日式風味,所以材料中除了肉丸有少許的胡椒與醬油膏,幾乎沒有多餘的調味,再放入電鍋時,將油豆腐的湯汁all in,上桌前灑上柴魚片,整體吃起來口味非常的清爽呦!
完整食譜看這邊 👉https://icook.tw/recipes/385463
💟 涼拌秋葵豆腐
除了清蒸,涼拌是最簡單,也是讓食材好壞無所遁形的料理方式。炎炎夏日,不想進廚房、吃不下飯的日子,就用涼拌的料理開胃吧!

🥢食材
秋葵 半斤
中華鹽滷豆腐 一盒
🥢調味
日式醬油 適量
柴魚 適量
☝️ 先說作法。
這個涼拌菜,簡單到沒什麼必要說料理步驟啊😆比較特別的是我把鹽滷豆腐切成適口小丁,目的是要讓秋葵的黏黏的汁液,混合著醬油,均勻沾附到每一塊豆腐上。有些朋友不喜歡秋葵的黏液,我倒是蠻喜歡這種類似納豆牽絲很滑溜的口感。

✌️再說口味。
毫無懸念的,鹽滷豆腐和滷豆腐一樣展現紮實的口感。一直覺得豆腐低調清香的味道,不管和什麼食材都很合拍,如果和氣味強烈的食物,比如滷肉,能稱職的襯托主角,但今天的一起上場夥伴秋葵也是走清爽路線,兩種主要食材像是相處很久的伴侶,不用太多解釋、裝飾,很日常、很舒心的節奏,豆腐清香的豆味、鹽滷大海的風味,加上日式醬油柴魚片調味點綴,一點點就好。
完整食譜看這邊👉 https://icook.tw/recipes/386202
整體來說,家人對於中華鹽滷豆腐、油豆腐都給蠻高的評價,對於豆腐狂魔家庭來說,多了一種安心、健康且方便購買的選擇真是一大福音,icook上有非常多的料理靈感,未來的日子可以天天食驗品藏鹽滷豆腐各種好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