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熱炒經典名菜之一 「三杯雞」
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每次去熱炒店一定都會點的三杯系列,無論三杯中卷、三杯米血、三杯雞,只要有出現三杯的兩個字的就一定下飯,而且出菜一定秒殺,很多人以為三杯是九層塔,但是其實三杯指的是麻油、醬油、米酒,也有人將米酒換成紹興酒香氣會更香。不過我家有個三歲小孩,今天稍微改良一下食譜,製作無辣無酒配方的三杯雞,肉類的部分選了無骨雞胸肉,沒有骨頭沒有小碎刺更方便小孩子食用。
雞丁要醃過才會軟嫩
三杯中的醬油選「金蘭國產有機醬油」

熱炒店大多用帶骨雞腿肉,不過我們在家自己準備料理,有的是時間慢慢醃肉,沾了太白粉醃過的雞丁會很滑嫩,吃起來不會柴,且保持應有的水分,不費力咬一口即斷,而且不用吐骨頭的菜,舌尖不會過份思考骨頭在哪兒,可以真的用心感覺食物的味道呀。

至於醃肉用的醬油選用 「金蘭國產有機醬油」,純釀造工法製作成份含有台灣生產的有機黃豆與小麥,小麥在釀造中會讓醬油產生回甘,增加鹹味中的層次,也就是大家說的不會死鹹的醬油。千萬不能跟會煮飯的人說:「醬油不是都差不多!?」,會煮飯的人挑醬油比較嚴苛,鹹味中就是吃得出來豆香氣跟回甘甜味,而且吃過好的醬油通常就回不去了,黃豆生長過程沒有使用農藥才能稱作為有機黃豆,有機醬油價格雖比一般醬油貴,但是最終還是要給自己吃下去的,一切值得。

兒童版的三杯無骨雞食材沒有加任何酒精,但如果沒有這顧忌的朋友,在家醃肉可以淋上一點紹興酒,味道類似花雕雞,保證白飯再添半碗。此外,薑請挑老薑才會香,削皮不削皮見仁見智,我自己喜歡保留皮,但是一定會把表皮的土都刷洗乾淨,且薑片一定要炒到四周都有捲曲狀才可以再下肉丁,這樣才會有香味。麻油的部分也有因兒童版而減量,改用部分葡萄籽油,兩者比例大約三比一。其他食材可以自由搭配,我選了米血糕跟杏包菇,原因是因為這類的食材都耐煮,而且都很適合搭配三杯醬,九層塔也是這道菜不能缺少的香氣來源之一,而且請不吝嗇的加進去,九層塔葉子預熱會縮小,加一大把進去其實最終也只有一點點份量而已,最後喜歡吃辣的朋友記得加些辣椒段進去,提味又添色。

自己在家吃飯好處就是可以隨時看需求心情調整食譜,而且食材衛生都看得見,選用的柴米油鹽醬料也是可以完全可以按心所選。本篇提到的兒童版三杯雞完整圖文食譜:https://icook.tw/recipes/45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