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
我們生活中最常看到也是最容易接觸到的食材之一,對於馬鈴薯的選擇大家有多少的了解呢?
身為馬鈴薯主要生產國之一的美國,產著7種不同的品種讓食材的選擇上變出更多不同的變化。
最常見的薯條、薯餅、洋芋片還有燉肉、咖哩等都會使用到馬鈴薯,但我們都只是在市場上看見馬鈴薯就購買並不會去思考是否還有不同種類的品種或是新的料理方式
今天由美國馬鈴薯協會主辦的活動提供更多資訊,讓我們對於美國馬鈴薯不同的品種有更多的認識!
這次活動中一共展示了5種不同的美國馬鈴薯和4種不同的裁切方式分別是
美國褐皮馬鈴薯

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個品種,無論是油炸、烤甚至蒸煮做成薯泥都很適合
美國白拇指馬鈴薯

皮薄煮熟後不容易變形,所以適合用在火烤或是炸物類,也可做成沙拉,因為皮薄所以烹調時可以連皮下去一起煮
美國紅皮馬鈴薯

有著紅色的外皮及微甜的味道,各種烹調方式都適合使用,做成沙拉或是燉菜紅色的皮在料理上更增添一種色彩
美國紫皮馬鈴薯

帶有深紫色的皮深色的果肉,有著濕潤且扎實的果肉含糖量低是他的特色,各種烹調方式都適合,有著淡淡的堅果味搭配沙拉可以增加一層風味,且深色的肉可以為料理添上一層搶眼的色彩
接著是各種不同的裁切和形狀

不同的裁切可以用在不同的料理方式,今天的課程會講到其中一項的使用及延伸
美國馬鈴薯協會的人也和大家認真的講解關於美國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及種植時的把關

講解後進入試作環節

今天課程的第一道是
義式香草馬鈴薯燴蝦塔
這道使用的是我們的美國褐皮馬鈴薯
今天第一道使用的食材及步驟講解






接著進入實作部分
先將美國褐皮馬鈴薯蒸熟後
把奶油煮至溶解再加入麵包粉及義式香料

撈起後先裝至乾淨容器就可以將蒜末、紅蔥頭爆香,再加入蝦仁煎熟,加入美國馬鈴薯及其他食材拌炒

可以稍微壓一下使美國馬鈴薯更接近泥狀

最後起鍋擺盤,撒上剛才炒好的麵包粉及香料、花瓣點綴就完成了

蓬鬆的美國褐皮馬鈴薯搭配著義式香料,鹹香中帶著馬鈴薯自然的甜味,這道菜不需要什麼高難的技巧也不需要複雜的手工就能輕鬆帶出馬鈴薯自然的味道,比起以往常見的薯泥沙拉,這新的選擇可以在餐桌上讓家人甚至朋友都感到驚艷同時也是營養滿分的一道料理!
經歷大家的巧手製作後老師帶我們進入第二道的示範
這道要做的是
美國超脆薯金沙蝦餅
這次使用的是美國超脆薯

先將薯條利用魚漿黏起來後油炸


起鍋後切段就能準備接下來的步驟,老師也很細心的講解



最後起鍋擺盤點上一些裝飾就完成了


接著到了我們實作的部分
先將辛香料爆香

加入鹹但炒至起泡

再加入辣椒和蔥花稍微翻炒下

接著就能加入我們今天的主角

再稍微翻炒後加入一些點綴就可以起鍋做裝飾了
完成!

酥炸後的薯條經過翻炒還能維持酥脆的口感,中間的魚漿替料理添了一層口感及鮮味,爽口的蔬菜點綴讓油炸的料理顯得不膩口,打破了我們對於薯條平時的印象。
這次的活動展現了許多美國馬鈴薯不一樣的一面,比起平時料理常見的做法,更提供了新的選擇及手法讓大家對美國馬鈴薯有更深的印象。




無論是協會的人介紹,還是老師的示範、工作人員的配合以及大家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這次也讓我了解到更多關於美國馬鈴薯的知識和製作的技巧,試做的兩道菜上手難也不高,也適合在家中展現。
美國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高,在寒冷、乾燥的地區也能順利的生長,對於人類的社會是不可或缺的作物,現代社會因為科技進步,各文化快速的交流也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料理,身為生活中常見的作物就正因為常見而往往被人忽略,其實我們可以換個方式思考,結合不同的手法就能增加更多的料理呈現方式。
最後來張吉祥物的照片
